第(2/3)页 纣王也微微一愣,来了些兴趣:“哦?尽人事?爱妃有何高见?” 苏妲己心中微定,知道第一步吸引注意已经成功。她不能直接抛出那些惊世骇俗的现代知识,必须用这个时代能理解的语言进行包装。 “臣妾乃深宫妇人,不懂军国大事。”她先自谦一句,话锋随即一转,“但曾闻古之圣王,皆重农桑。民以食为天,食足则天下安。今春旱导致歉收,除了开仓赈济,是否可想法让土地即便在欠佳的年景,也能多些产出?或是寻找些耐旱、高产的新作物?” 费仲在一旁忍不住阴阳怪气地插嘴:“娘娘说得轻巧,这五谷乃天赐,千百年来皆是如此,哪来的什么新作物?莫非娘娘有通天之能,能向天帝求得神种不成?”他的话引来尤浑等几个佞臣的低声窃笑。 苏妲己看都没看费仲一眼,目光依旧落在纣王身上,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奇异的说服力:“通天之能不敢当。但臣妾以为,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我大商疆域万里,四方诸侯来朝,或许在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就生长着未被发现的良种。大王乃天下共主,何不下一道诏令,悬赏征集天下奇珍异种,或召募精通农事、善于培育之奇人异士?即便十中得一,于国于民,亦是莫大福祉。” 她顿了顿,观察着纣王的神色,见他若有所思,便继续加码,将话题引向另一个方向:“再者,臣妾观大王近日操劳,容颜略有清减,甚是心疼。臣妾曾闻,上古有真人,吸收天地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大王乃真龙天子,若得养生之法,或寻访得道真仙,求得长生久视之道,岂非更能永镇江山,护我大商万世基业?” “长生久视?”纣王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酒色财气固然享受,但作为帝王,最渴望的,莫过于永恒的权柄和生命。苏妲己这番话,可谓精准地戳中了他内心最深处的欲望。相比起处理繁琐的政务和恼人的天灾,寻求长生之道,显然对他有着更大的吸引力。 比干的眉头皱得更紧了。苏妲己的前半段话,关于征集作物和人才,听起来确实是为国为民,甚至让他产生了一丝动摇。但这后半段关于“长生”的言论,却又将君王引向了虚无缥缈的方外之道,这简直是……妖言惑众!可偏偏,这番“妖言”又裹着一层利国利民的外衣,让人难以直接驳斥。 纣王果然被深深吸引,身体不自觉地前倾:“爱妃竟还知晓长生之道?详细说来!” 苏妲己心中暗笑,知道鱼饵已经抛下。她故作神秘地微微摇头:“臣妾也只是听闻些许皮毛,岂敢在大王和诸位贤臣面前班门弄斧?只是觉得,大王之志,当在千秋万代,而非困于一时之灾厄。无论是寻求增产之法以固国本,还是探求长生之道以永享江山,都需要大王保重圣体,开阔胸襟。切莫因一时烦忧,伤了心神。” 她这番话,既抬高了纣王,又巧妙地将“务实”的农业改革和“务虚”的长生追求捆绑在一起,为自己后续的行动铺平了道路。引导纣王关注民生是目的,但用“长生”作为诱饵和掩护,则是必要的手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