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对于凌蓁这样的医术水平来说,平日里“望”华母和华父的气色就能知道他们的身体状况了,两口子之所以这么多年了只得华汐一个孩子,是因为华母输卵管方面有些问题,无法将卵子顺利正常排出,自然很难受孕。 这个毛病凌蓁可以治。不过想要让华家两口子相信她,肯吃她所制的药,需要有个由头。总不能一觉醒来,她就接了天授成为一个医术高深的大夫了吧? 凌蓁有计划地把下午的练字改成了看医书。 当然,关于《本草大全》等药理以及《黄帝内经》之类的医书她以前已经看得无比熟悉,直接默下来都可以,她找书的时候把这些她已经记下了的书都略掉,最后找了几本关于针灸的认真仔细地看起来。 她以往学习中医也包括了针灸,甚至可以称得上是精通,不过在书房里找到的这几本看起来已经有些年头了的医书上面所记载的针灸手法以及案例是以前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凌蓁从中获益良多。 她有些怀疑这可能是什么失传的医术名著之类的,华父并不知道书的价值,只是为了收集能用来传家的藏书,让人高价把一些稀有的书籍收回来,但他是本身对医书没什么兴趣,放到书架上和其他医书一起就没理了。 凌蓁如饥似渴地读着针灸名著,但是在华家两口子面前说的却是在研究着药理,准备尝试做一些药膳调理身体。 这也是凌蓁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采用的治疗方式。 虽说以前华汐总是关在书房里看话本,她可以把那些看话本子的时间都说成是在看医书,但是“她因为通读著作而自学医术”这件事也要讲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华汐以前从来没有显露过这方面的才能,突然变成连不孕都能治了,会有些惊吓的吧? 华家两口子能够预料到的反应最大的可能怕是会觉得她在胡闹。 还不如她以药膳的形式做出汤药,先让华母怀上,有事实说话就容易让人相信多了,不是都说事实胜于雄辩吗? 平时说起药膳总会让人觉得是以膳为主、以药为辅的,但是她要做“药膳”主要是为了发挥出药方应有的效果,是以药为主、膳为辅的。 这方面上颇费了她一番心思,把药方里的所有药材都用来跟食材一起煮那肯定不行,先不说味道如何,单说华家两口子看到药膳用了那么多药材去煮就已经会心里打鼓了。 凌蓁是把对症的药方先做成药,然后再以食材为药引,这样把药加在食物里就相当于一个完整的药方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