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614章 处心积虑佞凤凰【52】 年轻人心道,他这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也许陈家父子知道他被府衙安置了不敢找上门也有可能,毕竟他们敢做那种事,那心也是虚的不是? 于是年轻人就那样心安理得地在府衙安排的地方安置了下来,每日接受指派去做些零工换取生活费,只待把其他的流民也召集齐了就遣返原籍。 陈家父子把人给撒出去了,本来就是威逼利诱来的同伴,要说信任那肯定是没有的,少不得另外安排了人远远地跟在了年轻人的后面。 本来让人见到年轻人被带进华府了事情就暂时靠一段落等对方安顿好之后再想办法传递消息了,可不曾遇到了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凌蓁,结果跟着跟着就到了府衙去。 听到消息的时候,陈家父子都傻了。 进府衙打听消息是不可能的,没得还把自己给搭进去。 不过很快地他们也知道了为什么年轻人被送进府衙之后没出来了。 因为对于凌蓁所计划的这等好事以及她的义举,黄知府觉得有必要让桂城所有的名门或是富户都知晓知晓(不然怎么能让他们主动解囊呢)。 黄知府甚至亲自给题了“善义之家”这样的词,做成了牌匾让衙差给送到了华府来。 华老爷在下人过来通报、出去迎接牌匾时还不明白怎么回事呢,因为凌蓁给黄知府带了信时也没想到黄知府会这么快就高调办起事来,还没来得及跟华老爷说呢。 主要也是觉得动用这么点银子不是事,一千两从她先前行医几次所收的诊资里出,而春华堂每瓶药一百两里面抽一两出来所占的利润比率也不算高,所以就直接把事给办了。 待华老爷一脸懵逼地收了牌匾回来,听了凌蓁的解释才知道怎么回事,不过细味这个什么计划倒是觉得可行性还是很高的,而且对于他们的名声是比较有利的。 像是每到寒冬大雪时,总有一些流民或是家里比较贫困的用不起炭,如果不去管的话,就得把人给冻死了,这死了的人可是跟当地的父母官的政绩挂钩的,所以每年初雪降临之后,父母总会召集当地的富户上门来,商量一下是不是可以伸出援手。 但是这被动捐出去的银两和主动捐出去的是不一样的,桂城能成立这样一个基金,传扬开去谁还敢说商户只懂逐利?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