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敕封-《重生在夫君登基前/碎金》


    第(3/3)页

    都是族人,又是同辈,便不常在一起玩耍,也是认识、相互知道的。或者本家的三郎知不知道他他不清楚,但他肯定是知道本家的三郎的。

    敦厚沉稳——这是族中长辈对他的评价。

    说的接地气一点,就是老实憨厚,话不多,实心眼子。

    但这个憨厚老实的三郎在南阳表现出的冷硬与果决让他震惊,打破了所有他对他的既有印象。

    三郎闻言,垂眸片刻,抬眸笑道:“永皙又何尝不是?”

    叶敬仪在他心中一直是个安静、弱鸡、爱读书的族兄弟。在众多的族人中并没有什么特别起眼的地方。

    三郎这半个多月是亲眼瞧着他的心细如发、缜密周全,亲眼瞧着他一双眸子从带着天真的单纯到一日日地深邃深沉起来。

    脱离了幽洁雅净的书房,被扔进了南阳这样一个染缸里,心思简单的书生每天睁开眼面对的便是繁琐俗务和诡谲人心的痛击。

    可以说最开始的那几日,他几乎是被按在地上暴打的。三郎都有点担心他扛不住。

    但这族弟咬牙坚持下来了,到他替他清理了障碍之后,他已经犹如脱胎换骨。

    三郎有时候也会感叹,六娘到底生了一双什么慧眼,能从一众族人中挑选出看似平平无奇的叶敬仪作为先锋,踏出这第一步。

    她这个任命,并不是没有反对之声的。父亲去京城前悄悄告诉他,本家有一些长辈对叶敬仪的任命颇为不满。

    毕竟是一县之令的位子!就这么给了一个旁支的年轻子弟!

    明明族中还有这么多壮年长辈,哪个不比叶敬仪一个年轻后生更富有做人经验,搁着谁能服啊。

    但叶碎金全不管,她定下来的主意,谁也别想动摇。

    所幸,父亲是支持六娘的。

    父亲说:“她讲的有些道理,是得年轻人才能有冲劲。要搁着我去,确实有许多抹不开的情面,难免束手束脚,积弊难除。县丞、县尉可都是本地积年的老人,和流官不一样,都几十年不挪窝,扎根深着呢。”

    父亲还说:“六娘说本家子弟都要在军中,讲得太对了。啥县令不县令,还不是咱们叶家堡说拿下来就拿下来。这世道,官印没有拳头大。单冲六娘这一句,我就信她。”

    父亲和六娘能一条心,太好了。

    叶敬仪笑笑,问:“家里都还顺利吧?”

    一州之内,联络方便,叶三郎和叶家堡之间每日都有快马互通音信。

    叶敬仪一直都知道,自己在这里的每一天的应对、举措,都被汇报给了叶碎金。叶碎金人没来,却一直遥遥地盯着他呢。

    万幸,在叶三郎的支持下,他扛过来了。

    虽然整个人被抽筋拆骨重新组装了一回,再也回不到从前。但叶敬仪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路才刚刚从脚下开始。

    “新兵已经开始训练了。”三郎说,“我得赶紧回去。来之前六娘说了,给我留着位子,新兵我们要亲自带。”

    叶敬仪歉意道:“是我耽误三郎了。”

    三郎却笑道:“事有缓急,南阳的事更急。有你迈出这一步,以后大家都知道该怎么做了。”

    他话语间不经意地勾勒出的未来,令叶敬仪胸间顿时澎湃起来。

    两兄弟在县城外道别,三郎正要上马回叶家堡,却忽有马蹄声疾驰而来,叶家堡的传信兵居然又来了,是出了什么事吗?

    “三郎!”传信兵看到他们,飞快勒马跳了下来,送来好消息,“四老爷回来了!”

    二人闻言,俱都精神一振,忙问:“事情可成了吗?”

    “成了成了!”这是整个叶家堡都荣耀的事,传信兵也还陷在兴奋中,见城门处人来人往,便提高音量大声说,“皇帝亲封了咱们堡主做邓州刺史!”

    “使持节,都督邓州!”

    城门处许多百姓,能听得懂封刺史,听不懂后面一句,不免嗡嗡议论,互相询问。

    直到有读书人惊呼:“老天哩!”

    “叶堡主,做了邓州节度使!”

    “节制邓州!”

    城门处顿时哗然!

    叶三郎和叶敬仪对视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光芒。

    刺史加节度使,文武军政统统握在了叶碎金的手里。

    叶碎金,邓州之主!

    名副其实!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