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立夫-《重生在夫君登基前/碎金》


    第(3/3)页

    他说有,四叔就放心了。

    三郎已而立,四叔已老。

    父子间的话语权早就形势颠倒了。

    四叔砸吧砸吧嘴:“我就是没弄明白,他们非要立皇夫。皇夫算不算入赘?如果不算,这事怎么算呢?”

    夫妻夫妻,夫为妻纲,自然是妻子听丈夫的。

    可妻子是皇帝,丈夫是臣子,臣子又该听皇帝的。

    从礼法上来说,到底谁该听谁的呢?

    这事也没个参考。

    大魏女帝是皇后登基,她登基后也没有立过皇夫。

    实在没有参考,这是头一遭。

    三郎闻言,抬起眼,眸子深沉。

    皇夫的人选提出了四个,供女帝挑选。

    旧族独霸了备选名额。

    他们亦不感到意外。皇帝都说了要出身好的,文武新贵,在过去有为奴的有算账的,许多都是白身起家,哪有什么出身可言。

    根本就没有拿得出手的人选。

    叶碎金仔细看了候选人的介绍,赞道:“都不错。”

    这怎么选呢?

    她问:“这个崔氏子弟,祖上是清河崔?”

    清河崔是古之大姓。

    魏朝初期,清河崔位列五姓七望十家。

    当然,魏朝力兴科举制度也就是皇权为了对抗这五姓七望。几百年科举下来,古早世家都败落,再没有姓氏可撼国的能力了。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眼前的这个崔氏,就跟关中的李氏一样,只能说是古世家的后裔而已。但即便如此,他家屹立于现在,仍是旁人攀不上的高门。

    叶碎金问:“崔氏族人在哪里?总不会现在还在冀州吧。”

    清河郡属于冀州,河北道。但郡望都得有一千年的历史了。

    那人叹道:“古时战乱,衣冠南渡,古之大姓早已离落。他家这一支,如今聚族而居,阖族都在宋州。”

    叶碎金点头:“离京城很近。”

    她又看其他几个候选人。

    虽也是高门,但也没有清河崔那样荣耀的姓氏了。

    叶碎金很容易就做出了选择。

    “清河崔。”她说,“就崔家郎君吧。”

    那人嘴角含笑。

    一切正如所料。

    皇帝果然选了最大的大姓。

    乡下土包子出身,自然要想办法往脸上贴贴金。

    如楚国的开国皇帝崔涪,就强行想和清河崔氏联谱。

    其他几个候选人,不过是给崔郎君陪跑的而已。崔郎君才是他们推出来的正选之人。

    那人道:“陛下真是好眼光。清河崔氏祖上十二人为相。最盛之时,号称‘门榜盛于天下,鼎族冠于海内’。今之世家,根本无法望其项背。”

    叶碎金拊掌:“好,就他家。”

    皇帝的眼睛亮极了。

    像盛了月亮,盛了星星,也像盛了冰。

    皇帝的婚礼自然大张旗鼓地准备了起来。

    好在年头皇帝才登基,很多仪仗都是现成的崭新的,十分方便。

    崔郎君每日沐浴焚香,不见外客,在家备婚。

    婚礼定在了腊月里。

    其实开春更好,但旧族不想拖,还是在腊月里选了个吉日。

    崔家日日宾客盈门,他家的门前的街上,日日堵马车、堵轿子,车水马龙,好不热闹。

    眼看着吉日就要到了,气氛一日比一日热闹。

    婚礼前的倒数第三日,天黑下来,华灯初上时分,端王叶长钧兵围了崔府。

    王爷们现在闲散富贵,可从前是跟着皇帝一路杀进京城的。

    端王还有个诨号,叫阎罗金刚。

    这一夜,他奉着皇帝的手谕而来。

    【夫族干政,动摇国本。皇夫既立,为国为朝为皇权计,着端王、宁王诛其父,灭其族。】

    面对着崔家人一张张不敢置信的面孔。

    叶长钧拔刀:“关门。”

    又道:“小心别误伤了皇夫。”

    崔家大门,轰然关拢。

    血从门缝里流了出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