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一统-《重生在夫君登基前/碎金》


    第(1/3)页

    叶碎金邀魏帝共伐汉国。

    谋臣力劝。

    因连穆伐楚,  魏国拿到的也是原楚国较为靠东的领土,西边大面积的领土都落入了穆国的手中。

    而汉国的位置相对于魏国而言,必须要跨越穆国的新领土才能够得到。

    魏国若参与,  则大军过于深入。

    但是魏帝和叶碎金联手伐楚,  尝到了甜头,  不舍得放弃利益,再一次无视了谋臣的劝谏。

    穆、魏大军联手伐汉。

    汉国才为着趁着楚国自顾不暇的时候夺回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几个城池高兴,转头就要面对穆、魏大军的压阵。

    四十万大军压阵,  汉国国小力弱,稍作抵抗便知道力不能拒。

    汉帝辗转反侧,  想到叶碎金给了楚帝国葬之仪,  又封了楚国皇太孙为自在侯,还有前晋的两个王爷,赵王和吴王也都活得好好的。

    汉帝唉声叹气,降了。

    汉国一降,  穆、魏盟约算是结束了。

    叶碎金翻脸无情,转头就截断了魏军的退路。十几万魏军深陷原楚国的腹地,  与魏国断了联系。

    魏帝方才醒悟,但悔之晚矣,  大恨吐血。

    这支大军如泥牛入海,再无消息。

    失去了主力大军,魏国失去了强国的根基,  魏帝惶惶不可终日。

    惊恐之下,  先是自去帝号,  只称国主。希冀穆帝能容他。

    然而叶碎金没有给他任何回复。

    非但没有回复他,  还派卢青檐去了闽国。

    闽国与汉、魏、楚国都接壤,  是只有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五个州的小国,  比汉国还弱小。

    原本对汉、楚、魏都称臣。

    如今楚汉都没了,便腰身柔软地又向穆称臣。

    大穆皇帝叶碎金派来了使者卢青檐,在大穆皇帝的授意下,闽国发兵攻打魏国。

    魏国心知这是叶碎金要消耗他,但如今他国内空虚,原本不曾放在眼里的闽国也要打起精神应对。

    一边和闽国打着,一边又去了国号“魏”,从魏国国主再度自降为江南国主。

    然而叶碎金依然不给他回应。

    这种风雨欲来的感觉,令江南国主夜夜辗转反侧,睡不着觉。

    叶碎金用了五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被困在楚地的魏国大军消化,也终于给了魏帝回应——

    大穆禁军陈兵于境。

    魏帝知道,大势已去。掩面叹息,奉表出降,得封清欢侯。

    闽帝身段更柔软,麻溜地也奉表出降,得封顺意侯。

    同所有其他归降的地方势力头领一样,只要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穆帝不会砍他们的脑袋。

    三代以后,子孙可以出仕。

    曾经叱咤过南方的楚国、魏国从此都不复存在,汉、闽也不再为国。

    至此,江南政权全部灭亡。

    自魏朝灭,乱世兴,天下战乱三十余年,百姓苦不堪言。

    及至天降女帝,英才伟略,战旗所指,所向披靡。

    天运四年,江南江北终于再次统一。

    大穆女帝叶碎金成为天下共主。

    厉如何,戾又如何。

    她一统江山,哪怕一世而终,史书上也得给她叶碎金浓墨重彩的一笔。

    八月,叶碎金班师回朝。

    回京的一路,百姓闻听圣驾经过,皆箪食壶浆以劳王师。

    小儿欢跳鼓掌,中年人鬓染白霜,感慨怅然,年长者潸然落泪。

    待到了京师,更是万人空巷,百姓夹道欢迎。

    可知人心向着一统,都愿战火早日平息。

    朝廷也跟着皇帝一并回归京城。

    京城还是那个京城,突然间就变得热闹非凡。

    可知,权力在哪里,繁华就在哪里。

    宗室们都来拜见皇帝。

    两年多未见,众人再见到叶碎金,只感到她玉面有光,威仪更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