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兄弟持平-《江湖人的江湖事》
第(2/3)页
李夫子叹了口气,示意虞螓巧坐下:“唉,傻徒弟啊!当年为师就帮你找过了,没有任何消息,也未曾查到蛛丝马迹。当时未找到你父亲的尸首,那按照正常来说你父亲肯定被高人所救,后面定会寻你。可是后面一直到现在都十七年了,可曾再见你父亲啊。本来按照你的天资,武学一事本来该一路坦途的。可这些年来,就是因为这件事逐渐成了你的心魔,你的修为也难进寸步,你自己要多想想啊!”
虞螓巧抹了抹眼角的泪水:“老师教诲螓巧谨记在心,弟子也感谢老师当年不辞辛苦寻找我爹的下落,使得弟子娘亲遗体得以安葬妥当,老师大恩,弟子不敢忘记。”
李夫子给虞螓巧倒了杯茶,然后起身宛如当年的老爷爷一般拍了拍虞螓巧的肩膀:“螓巧,为师知道你幼年失去双亲,是仇恨让你活到现在,殊为不易。可是斯人已逝,你自己要看开点,以后的路还要自己走下去,切莫让这件事成为你以后道路上的心魔啊。”
说完李夫子便缓缓的走向茅草屋中,叹了口气 ,颇为有种爷爷心疼自己孙女的感觉。
虞螓巧谢过老师,看着杯中的水,望着脚下的清泉,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走进茅草屋的李夫子想了想,提起笔在一张纸上写了如下几个字:寻虞顺,杀之。
一道黑影看过纸上的内容后,一闪而逝,出了茅屋便迅速消失不见。在李夫子高深莫测的修为掩饰之下,虞螓巧浑然不知。
透过茅草屋雨帘可以看到虞螓巧还静静的坐在那边,李夫子表现得跟在外面安慰虞螓巧时全然不同,那一瞬间的眼神就好似猎人看着自己猎物一般,神情渗人,李夫子心中暗道:“若是你爹没死,可莫要怪为师心狠,只有当你被仇恨蒙蔽双眼充斥内心的时候,才能有着一颗纯净执著的心,凭借着现如今的武学修为和百年难得一见的武学天赋,必能冲破两仪境的大关,为师有生之年能不能一举晋入无极之境就看你这个好弟子了。”
次日,蜀国国都少城皇城内的御花园。
蜀皇皇甫俭和央皇后正在御花园的锦鲤池上方的雅芝亭内用着早膳,边上还空着一副碗筷,显然还有人未到,一大群宫女、太监则在边上尽心的伺候着。
蜀皇皇甫俭今年五十五岁,膝下有两子,分别是大皇子皇甫宣,二皇子皇甫昱,二位皇子在蜀国都享誉盛名,极得大臣们的口碑,倒是让皇甫俭乐的不可开交,谁不愿自家儿子出类拔萃呢,话说回来都是帝师教的好。
“陛下,您倒也舍得,昱儿偷溜去乾国,也不拦着,这些天了一点消息也没有,不会有什么事吧?”央皇后一边夹着糕点给蜀皇一边愁眉苦脸的说道。
蜀皇给央皇后倒了杯热茶道,佯装怪罪道:“我说你啊,就是太宠溺他们了,朕这皇甫家的子孙什么时候这点苦都吃不得了,要我说啊,昱儿有时候这么任性也都是你惯着。”
随后蜀皇又安慰道:“皇后你就放心吧,昱儿身边有帝师的人暗中保护着,不会出现大的危险的。昱儿不比他皇兄宣儿只知道帮助朕治国以文,昱儿的武学造诣方面高强着呢。再说了朕也慢慢的上了年纪了,他们兄弟二人朕总要好好考察日后好决定将这偌大的蜀国交给谁打理吧。”
本来前面蜀皇说的,央皇后也就不怎么担心二皇子皇甫昱了,可是听到后面皇后不禁又有些害怕。自古无情帝王室,大皇子皇甫宣二皇子皇甫昱都是自己的亲生儿子,真不敢想象两兄弟以后要是万一真为了皇位自相残杀那可如何是好,手心手背都是肉。
“陛下,妾身有一句话想说,还请陛下莫要怪罪。”说着央皇后起身微微欠身,
蜀皇急忙牵住央皇后的手让她坐下,“快坐下,你和朕都是多少年的夫妻了,还能因为几句话怪罪于你嘛,朕有那么小肚鸡肠吗?”
“臣妾不敢,陛下大宏大量,何来小肚鸡肠之说。”
蜀皇大笑道:“那就说吧,但说无妨。”
央皇后想了想:“妾身知道宣儿和昱儿都甚得陛下之心,陛下也不愿将皇位直接传于嫡长子,这样对昱儿有失公平。可是妾身真不愿以后看到两兄弟反目,陛下也知道妾身平时疼爱昱儿多些,我想这也不是陛下想看到的吧。既然宣儿熟于国事,不如就让宣儿继承大统,昱儿辅佐哥哥,一问一文,兄弟齐心才能成就大业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