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混沌起源-《天机序》
第(2/3)页
世上也没有平白无故的消失,它们总是从一边过渡到另一边,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周而复始,始而复周,循环往复,绵绵不绝。
能量物质的储蓄,看似源源不断,实则日渐式微。
虚空的模仿,隐匿到没有视野,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没有感觉,简直与死亡如出一辙,佯装得毫无偏差。不敢想象,在这样混沌中,是怎样诞生出生命体与非生命体的。
说它是天堂的极乐世界,却缺失了诸多的美好。不见明亮和煦的曙光,不见清新淡雅的仙人,更不见飘扬在天空中的朵朵祥云,和谐而温馨。
说它是冥界执掌的地狱,但没有使人毛骨悚然的幽灵,没有使人万分惊惧的吸血蝙蝠,还没有长弓追翼,百鬼夜行的恐怖景象。
虚无空间,不过是精神慰藉的场所,生与死的中介之地罢了。
扑朔迷离,分不清真假虚实的混沌,成为了自然里最神秘的色彩。不断地变化,永无休止地分解、融合,再一并归纳于天地万物,恒久不灭。
纵观古今历史的悠悠长河,不乏某些愚昧无知者,擅入虚无空间,因己身实力不足,掉落无尽深渊一命呜呼,被混沌之能吞噬,同化成它的一部分。
生命的阶级,可划分五大类:
细致入微之谓灵,因果入性之谓人,超凡入化之谓圣,上天入地之谓神,颠乾覆坤谓之自然。
生命等级的分类,象征着智慧与实力的强弱程度。越是处于下阶者,纵使身负文韬六脉、武道绝伦,却执着于世事的美丑好坏、成败得失,不知天地自然的独特韵律,终不能得偿所愿。
无知者,无畏!
而那些处于高阶的上位者,纵然大智若愚、如痴如梦,虽身处于世,但能清静淡泊、无为不争,是谓神圣所在,故大多与世人疏而远之。
但凡有此意境的,无不拾得寂灭之心。
得寂灭之心者,当能形隐万象,神游太虚,不折不扣,深思而远虑之。
那般超脱生死轮回的感悟,了却凡间情爱的缠绵,心胸回归到自然,经脉畅通,无欲无求,祸福自有定数,实乃生命中的一大幸事。
自然的韵律无所不在,无所不存,无所不至,无所不能,无所不入,无所不有,无所不知,无所不为。而构成它们的介质,正蕴含于天地之间。
要发掘它们的存在,并非难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