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悲与喜-《庚子疫》


    第(2/3)页

    张大为想,一个村的书记,在目前的形势下,恐怕也只能做到这样了。村里没有医疗资源,村里连医务室都没有,小街上有个体医生,都是所谓宣称可以治疗不孕症或其他疑难杂症的人。这时一辆救护车开过来,村支书忙去给救护车带路,把被砍伤的村主任送往镇医院。

    张大为一行来到了镇里临时医院工地,一百多人在工地上忙碌。这是一幢即将交付的商品房,镇临时征用,改造成临时医院。

    在工地的西南角,有一个黄土坡,他发现那里有一个男人,面朝南方,长跪不起,额头触地。张大为让刘兴发过去看看。不一会,刘兴发带着那个跪地的人走过来,说:“张书记,这是镇长。”

    张大为问:“你跪在那做啥呢?”张大为发现镇长的眼睛红肿,刚哭过。

    镇长犹豫了一阵,说:“我父亲走了,我也不能给他送葬,就朝老家的方向磕了个头,请他老人家原谅吧。”

    张大为、蒋新华、刘兴发沉默一阵。张大为问:“你父亲是什么病?”

    镇长说:“是突发脑梗。”

    张大为握住镇长的手,动情地说:“你辛苦了,应当回家去看看,料理一下老人的后事。”

    镇长说:“我现在一刻也不能离开工地,县里下了命令,必须在三天之内完工。我们日夜不停,应当没问题。父亲的丧事,让家里人从简办理。”

    张大为深情地看着眼前这位基层干部。这是一个圆脸宽额平头的男子汉,面相憨厚朴实,皮肤黝黑,头发白了很多。我们的国家有好多这样的基层干部,在关键时刻,在国难当头,在忠孝难以两全之时,他们选择了忠,其实这样的忠就是最大的孝!

    张大为问:“你今年多大了?”

    镇长答:“虚数四十。”

    张大为想,才四十岁,头发就白了这么多,看上去像个五十多岁的人。基层工作的辛苦与艰难,在他的身上,凝聚了与实际年龄差距很大的苍老沧桑,当然更多的是成熟与刚毅。

    张大为问:“这个镇人口超十万,面积五十多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小县,这次防疫抗疫任务相当相当繁重。你们抓紧建临时医院,是正确的!现在全镇排查工作结束了吗?”

    镇长答:“书记正在各村摸排核实,据初步统计,全镇十万三千人已经核实近十万人。我们的办法是入村到户测温登记,不漏一户,不掉一人。现在有疑似病人三百六十七人。”

    张大为问:“确诊了多少?”

    镇长答:“目前无法确诊,我们在等县里检测,县里在等市里检测。昨天我再三打听,听说市里也在等省里检测,县里检测试剂十分紧张,听说医务人员少,也不够一线防疫抗疫。我们只能先让疑似病人在家隔离。然后集中到镇里,统一确诊,统一治疗,统一服务,统一管理。”

    张大为点点头。他说:“镇长同志,你自己要注意休息!”

    他们来到了县里,县里的书记感染上了新冠肺炎,已经不在县里,去市里隔离治疗。县委、**一些工作人员,因为是县委书记的密接人员,都在县宾馆隔离观察。气氛相当紧张,谣传也很多。

    县委书记是怎么感染的?经过走访,核实,张大为明白了事情的真相。春节前,县委书记去省城走访,见到了胡洁明,并与胡洁明在一起聚餐。胡洁明感染了新冠肺炎,现在全家都在隔离。

    张大为皱眉思索,这个胡洁明,得了新冠肺炎值得同情,可是他在疫情如此严重的情形下,搞特殊,要单人病房。不仅如此,他在住院期间还偷跑回家,在小区溜达,继而提出要求,全家人要住同一病区。胡洁明是怎么感染新冠肺炎的?张大为让刘兴发打电话核实情况。

    刘兴发打了一阵电话,向张大为汇报说:“张书记,据说胡洁明是在年前慰问扶贫点时感染了新冠病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