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尊严-《庚子疫》


    第(2/3)页

    这时,景和街道主任文喜高来了,见到了姚林教授,忙上前招呼。他对王博说:“小王,快照个相,我和姚教授合影。哎呀,我们终于盼到了胜利的喜讯!”

    姚教授固执地躲开,问:“文主任,你别凑这个热闹了!你照了合影,放到网络上去是吧?然后你们在照片下发一段漂亮的文字是吧?然后把我的出院当成是景和街防疫抗疫之胜利的典型案例是吧?”

    文喜高笑了,笑的十分难看,没想到这个姚教授如此不给面子,而且还让他下不来台,他心里很不是滋味,心想,这老家伙真不识抬举,没有我们的关心和支持,你有现在?你早见阎王去了!老不珍重!

    姚教授说:“文主任,我在网上看了你写的一些诗,你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你的诗全是些无病**、故作风骚、虚浮戾词之作!你去抚民医院一线看看,医务人员倒下了好多。祝主任现在住重症病房,有的医务人员已经殉职了!不仅抚民医院,全市、全省、全国一些医院,一线白衣战士和人民子弟兵救援队,他们真地在拼命啊!你的哪一首诗真正抒发了防疫抗疫最前线勇士们的情感?坐在办公室苦思冥想,搜索枯肠,写些虚情假意之作,我替你惭愧!”

    方佳见姚教授动了真格,如此激烈地批评街道办主任,急忙打圆场。方佳说:“文主任也挺关心姚教授的,问询过好多次,而且要求我们社区高度重视姚教授的病况!”

    姚教授闻之,这才平静下来,点点头,进了佳和小区。

    文喜高看看方佳,心生感激,要不是方佳这番话,这个倔强的老头肯定还会更冒火,说不定还会讲出更难听的话。其实,文喜高心里明白,他根本没有关心姚教授住院的事,也没吩咐社区关注姚老头子,这是方佳灵机一动编造的。他打心眼里佩服方佳,这个美人实在是太聪慧了,简直胜过“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的阿庆嫂!甚至超过阿庆嫂的智慧。

    文喜高又想,这个社会上的人与事,太有意思了,有时候说点假话,反而比真话更重要,更有作用。嗳,辩证法太重要了!

    姚教授回到家不久,便联系了本小区的几个人,相约下午在社区议事。

    下午三时许,姚林、申忠坤、陈明三、鲁三喜、方佳、安道吉、王博、雷森、罗武、汪欣玉、刘海高夫妇、王为洁、陈可明夫妇等,在社区集中。

    姚林说:“这个会,我是倡议者。我想做三件事,大家议一议。第一件事,本人每周面对社区居民,进行一次视频讲座,主要是普及病毒学知识,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社区将我的视频讲座转发给居民,让大家分享。”

    方佳鼓掌,在座的人都鼓掌。

    姚教授继续说:“第二个事,倡导捐款,捐款资金专门用作抚民医院医务人员的抚恤金。”

    申忠坤鼓掌,方佳鼓掌,众人鼓掌。

    姚教授说:“以我个人的名义,或联合社区名义,呼吁社会各界援助抚民医院,医疗设备,防护服,医用口罩,医务人员的生活用品等。”姚教授把写好的倡议书交给方佳。

    方佳看后说:“社区与个人发起公开捐助,要向上级请示,待上面批准后我们立刻行动。”

    这时,景和街书记程晓,临江区副区长苏吴用等来到了社区。方佳向他们汇报了姚林教授的三个倡议。

    副区长苏吴用皱着眉头想了想,说:“前两个没问题,只是第三个倡议,上级好像有要求,不准个人或团体公开向社会发起捐助。”

    程晓思考片刻,说:“这有什么不可以的?我们有困难才向社会公开发起捐助,我们的捐助又不是为了小团体和个人利益,我认为可以。”

    苏吴用说:“你认为可以,但上面认为不可以。这个事得请示红十字会或慈善机构。”

    程晓干脆果断地说:“苏区长,现在大疫当前,一切为了防疫抗疫,我们不能坐等上级的指示和批复!抚民医院几千人一天要一万五千份套餐盒饭,如果等上级批示,那多人都要挨饿了!你动不动就是研究、请示、再研究、再请示,这样搞的话,我们基层实在为难,真的受不了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