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温井之战(五)-《男人世界》


    第(2/3)页

    赵玉华是二连的党支部书记,也是指导员{下面简称赵指导员},他这个人带着眼镜,四十多岁,读过书,长的斯斯文文,却也是二连的老干部,参与过多场战斗。他一边行进,一边和后边的战士们说:“咱们爬过高山就是胜利!战胜饥饿寒冷,穷追猛打,坚决消灭李承晚的急先锋!”

    战士们耳边似乎听到了美国炮弹落在祖国土地上的隆隆响声,眼前也似乎看到了炮弹bao zha掀起的滚滚烟尘。绝不能让侵略者的铁蹄踏入中国神圣的领土,绝不允许美di guo zhu yi在我国的边境肆意横行!同志们都以钢铁般的意志,穿行在北朝鲜的高山密林,雨雪无阻,风餐露宿,登崖涉险,连夜兼程。

    10月28日凌晨,据侦察员报告:进抵楚山的南朝鲜军队六师第七团,已经放弃楚山,离开古场,向龙谷洞开进。看来他们已经得到该师二团在温井已经被我方志愿军战士歼灭的消息,知道自己也将陷入重围的厄运,迅速回逃企图幸免。

    四十军的前卫三五三团经过三天急行军,终于在龙谷洞以南地区占领阵地,构筑野战工事。他们选择了一块非常有利的地形。一条公路从北面蜿蜒而来,两边都是险峻立陡的大山。右侧的山根下有一条潺潺流动的小溪。扼守住公路就等于掐住了布袋口。看上去有一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敌人是很难从这里逃脱的。

    当地的朝鲜乡亲们得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这里摆开了准备歼敌的战场的消息之后,都纷纷赶来支援。

    有的赶着牛车,要给部队运送粮食、dan yao。

    有的绑扎担架,准备向后方医院运送伤员。

    有的世代都居住在这里的老人,主动找到部队首长介绍战区的道路和地形情况。

    有些朝鲜女人头顶着瓦罐,手提着铁桶把热腾腾的饭菜送到阵地上。让中国同志吃饱肚子更有力气杀敌人。

    朝鲜战争实质上也是一场人民战争,朝鲜父老乡亲那种全力以赴支援战争的精神是感人至深的。

    还有一个人民军的战防炮连也找到部队首长请求参战。他们原来牵引火炮的汽车都被敌机炸毁了,临时改用黄牛拉炮,用原始的耕畜牵挽现代武器,似乎有点滑稽可笑。可是很实用,什么道路都可以走。随时可以占领阵地,开炮射击。也可以随时隐入山林转移撤退和隐蔽防空。更可贵的是它体现人民军那种坚韧不拔、一往无前的战斗意志。虽然暂时失去了领导,还不忘寻找战机,打击敌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