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这是一首送别词。作者为挚友钱穆父送别所作。 前半段“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是对友人高风亮节的赞赏,也是苏轼的自我写照。 古人曾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苏轼化用为“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又何必计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豁达的胸襟,浪漫主义的情怀,把送别的压抑情绪一扫而空。此身飘摇无处寻,此心安处是吾乡。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 尽道清歌传皓齿, 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 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当年的乌台诗案牵连甚广,王巩王定国就是那个被牵连最深的人。但是王巩被贬却毫无怨言,对苏轼不曾责难一句。 王巩被贬时,他的歌伎毅然随行,这让苏轼深深折服,所以写下这首词,赞赏寓娘的品格。 千里随行,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毅然气节不改,苏轼问她如何做到的呢? 寓娘说:此心安处是吾乡。 内心安定,波澜不起,那么自然可以随遇而安,处处皆是故乡了。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