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无限憧憬-《驶向欧洲的班列》
第(2/3)页
“嗨,国家一带一路的大政策已经出来了,他们也得跟上形势啊?你想想这沿途有多少国家?商机能有多少?我们这边的客户,又清一色都是欧洲的,如果能将班列开通,最起码咱们就不用受这海运的气了,要不时间老是不准,谁受得了”?
“行,那您就赶紧去吧,可这传真”?
“以我的名义回复,好好跟人家解释,夏装变冬装,谁不烦呀”?
第一节
也难怪他们着急,这挂衣箱在海上已经走了将近三个月了,到现在一点消息没有,俄罗斯客商在眼巴巴的等着这批货到了以后,能尽快的召开新品发布会,把服装快速的批出去。可现在,这批货却左等不来右等不来,季节马上就错过了,眼睁睁看着这批货要砸在自己手里,人家能不急吗?
海运公司却一百个理的在那摆着——现在是飓风季节,海洋风暴说来就来,气候变化多端,极端天气常常关顾,这牵扯到海上航行安全,哪个船公司敢冒这个风险?
可一遇到极端天气,就要在港口呆上两三天,欧洲这么远,大洋上那么多的港口,货物装装卸卸、走走停停,正常航行都要一个多月,更别说再遇到海洋风暴这种极端天气了。
“唉,说了半天就我们没理”?想想也是烦,“做服装生意的谁不是在抢时间?讲究的就是变化,国际市场竞争这么强,一旦到货晚了,必然压在手里,造成滞销”,常建铭理解外商的心情,“搁谁谁不着急”?去往欧州要停靠多个港口,再加上转港、堆场、提发货和气候原因,一批货走两个月是常事,可这次海上航行的时间,也实在是太长了。
“你让余主任跟我去一趟,铁路那边他还熟点儿”,
“行,我去叫他”!
第二节
常建铭口中的余主任,是公司的办公室主任余聚森,他有个亲戚在铁路局当运调处长,平时凡是牵扯到铁路发货的事都归他,好处费花的不少,但货物走的也还算及时,所以,这欧州班列的事情就交给了他。
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件事已经跑了好长时间了,到现在一点音讯没有,总是批不下来,不知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这让常建铭十分着急。
如果去往欧洲的服装从海运改成铁路运输,那就好多了,按照正常的运输时间计算,能提前一个多月呢!而且,到货时间准,气候的影响也不是很大,那样一来运输时间就能保证了,
“铁路那边怎么还没消息”?看到余聚森走过来,常建铭问他,“这一天到晚的跟外商解释,嘴皮子都快磨破了,你不知道啊”?
“常总,为了班列的事,我可是跑了不少趟了,您看看我,这鞋底子都快磨破了,”似乎要证明自己是多么的辛苦,他夸张的把脚抬了起来。
“嗬,瞧你说的,每次你都是走着去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