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细话当年-《驶向欧洲的班列》


    第(1/3)页

    ”马诺科夫的情况你就比较熟悉了,估计应该已经调查的十分详细了吧”?刘易隆问马克西姆,

    “不谦虚的说,应该是比较清楚的”。

    “可他来中国初期的事情,你就不一定知道了”,

    “那自然,你快讲讲”,

    “马诺科夫是来华工作的大学教授,因与苟仲山同在一所大学,共同的媒介——俄语,让他们的接触渐渐的多了起来,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他们俩人开始了贸易尝试”。

    “两个大学教授,不好端端的研究学问,做什么生意啊”?

    “嘿嘿,还问我?你忘了因为计划经济的原因,你们轻工业比例不足,生活用品严重缺乏,大批俄罗斯人前往中国采购的事了”?

    “我知道了,马诺科夫肯定是利用业余时间帮助国内的朋友找货源”?

    ”对,开初的原因是这样,但后来就不是了”,

    “怎么?他吃到甜头了,自己想单干”?

    “嘿嘿,到底是搞刑侦的,一猜就准,我们管这个叫下海。他开始是纯帮忙,可自从帮助朋友找到货源后,眼见着人家大把大把的挣美元,就连他这个介绍人都挣了一笔不小的外快,你说他能不动心吗?由于钱来的实在太容易了,所以,他就从当初的单纯找货行为,变成了主动出击做生意,苟仲山自然也从当初帮助他,变成了生意伙伴。不过苟仲山下海的原因,多一半,还是因为他那个一心要嫁到城里来的婆娘”,

    “她不是已经嫁到城里来了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