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为了父亲(一更)-《皇后是门技术活》


    第(1/3)页

    第107章  为了父亲(一更)

    张澜闻言了然。

    武宗皇帝在位时,哈密卫再次失陷,许多大齐的官员和百姓亦被高昌王趁机拘系、驱使。

    看来,这姑娘一家便是那时成了“高昌国人”的。

    难怪别人都不愿意搭理他这个敌国将领,只有她愿意冒头应声了。

    先是被迫成了高昌国的俘虏,现在又做了大齐的俘虏,这样不幸的人,又哪里只是这姑娘一家呢?

    张澜暗自感慨,面上却仍旧一派冷肃,吩咐狱吏开牢门放人。

    待那姑娘出来了,张澜故意扬声道:“只要你好好地种植长绒,本将可酌情减罪。若是表现优异,便可重获自由。”

    监牢里的其他俘虏听了这话,顿时心思浮动。

    对于囚犯来说,什么最重要?

    “虽是惯例,然前朝滥封流毒无穷,陛下又何必规行矩步、不另作良图?”张圭辩驳道。

    那姑娘抹着眼泪,哽咽道:“哈密卫失陷后,家祖被捕,为保全家人,不得不出仕异族,却心怀故乡,故而给家父改名为‘梓’,取桑梓之意。

    张澜将那些人闪烁的神情看在眼里,不再多言。

    内阁一向唯首辅马首是瞻,所谓均持此议,说白了,不过是首辅一人坚执反对罢了。

    “因此为长远计,还请陛下收回封爵的诏书。此非臣一人之谏,内阁诸员均持此议。”

    他坚决反对给皇后的父亲封爵,难道是想把那点禄米占为己有吗?

    既是惯例,为何别人封赏得,到他这里就不行了?

    “后来迟迟不见朝廷派兵来收复,家祖思念旧乡情甚,故而在家家兄出生之后,为其取名为望乡。可是直到去世,家祖都没有等到哈密卫广福的那一天……”

    然而眼下却给了他进言劝谏的好借口。

    张圭不退,上前进言道:“既然前日陛下能因体恤西北将士舍命守关不易,不依照祖制点选二妃,以示天下克己勤政、与将士同甘共苦之意;那为何今日不能为避免滥封爵位流毒无穷,而更改对国丈的封爵祖制呢?

    张澜对此十分满意,命狱吏问明真伪,再行禀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