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 年节礼-《皇后的品格》
第(2/3)页
这个名录上只写了别院地契房契。这叫什么事儿,不用送个年节礼把汪家都搬空吧?
却听小厮说:“那时小的也在。原本夫人少夫人已经准备好了年节礼,只是老爷说不够,这才添上这个别院。这个别院是在平州,老爷当时说反正路途遥远,汪家人也不会去住,就给宁王妃罢,她的嫁妆里没有别院。于是夫人就在年节礼上添了这个别院,加了房契地契。”
别院……
她爹是怕她受王爷的气一离开王府没别的地方去吗?索性给了一个别院。她要是受王爷的气就跑别院住?
哪有这么给年节礼的?跟给嫁妆似的。
汪静姝真就只听过绫罗绸缎锦衣华服珠钗翠环古董字画等一水儿当地玩意儿作为年节礼的,像送别院的真没听过。
“这也太多了,别院还是送回去吧。”
“王妃娘娘还是收了罢,曾听家里的丫鬟说了一嘴,二姑娘的嫁妆里是有别院的。想必老爷……”
汪静姝一句:“知道了。”立刻打断了他的话,随后的话是什么她也猜出来了。“可还有什么口信要传的?”
“未曾,只有这些。”
片刻汪静姝交代又晓带他下去安置,就安置在王府同侍卫们一道住,要知道侍卫们都是王爷的人,汪家的小厮在王爷眼皮子底下安置几天,应能换来不少的耳根子清净。至于其他押车的几人都叫他们通通去客栈里落脚。
又晓满口答应,有礼的引了汪家小厮下去安置。
汪静姝将年节礼单交到采玉手里,“你带着几个信得过的丫鬟小厮按单子清点清点,将王爷跟侧妃的分开放送去各自院子,其余的入库房里登记造册,随后我要想想送谁。等年过完,我也要写一份礼单准备了礼物叫他们押车回京都。”
采玉一一称是,只是不明白,“送王爷倒应当应份,只是侧妃那里,夫人少夫人怎么也备了礼?她到底是个侧妃如此抬举作甚?”
汪静姝倒清楚,“不是抬举侧妃,而是怕侧妃仗着王爷的宠欺到我头上作威作福。都说拿人家手短……你看那小厮不是说,其余的让我自己处理嘛,其实就是已经备好了送那些妾室的礼,只是送侧妃的丰厚些罢了。”想她一个堂堂宁王妃,连这点都要母家替她想周全,也是觉得没脸,“只是她们到底不是王府的人,不知道那些女人们根本不会看在几样东西的份上就饶过我的。也许还会抱怨礼不够丰厚,比不得侧妃。肯定康氏是头一个看不过那些礼的。”
“那您还要送吗?”
“送!送些,至少能平息一些人的口舌之争。”
有些礼是必要的,哪怕情再假意。只当破财免灾罢了。汪静姝猛的想起一事,“方才你说王爷带了赵氏去赴宴?”
“是呀,要我说您才是王妃,王爷却一次都没有带您一起出去过。”
杯觥交错假意言笑的宴会汪静姝根本懒得去赴,“这有什么,只要我一天有皇上亲封宁王妃的圣旨在手,那些官员家的外命妇们还不照样要认认宁王府正院的门往哪里开……哪怕他们上赶着巴结那些女人也绝不敢忽视宁王妃汪氏才是王府的当家主母。”
“向来只有外命妇来拜见我宁王妃的份。”
这话倒也有几分道理,只采玉却提,“好多次您都推却了外命妇举办的宴会。”
汪静姝并非不想参加宴会,只是这会让她更头疼,“今年是来平州的第一年,很多事都不得空去想,王府的事就够累垮我的了,原本侧妃刚上手几分处理的好好的结果出了她母亲离逝那档子事,暂时又寻不到更好更合适的人协理。所以宴会只得一律推却,而且处理那些外命妇的关系也不容易,得花时间在这方面细细斟酌研究。官员家的外命妇好些也是世家大族,更有相互联姻者,想要不得罪任何人就得把所有恩怨搞清楚。”
她是汪家嫡长女,所以从小就是按照标准的大家闺秀教导她的。按当时的说法,以汪家的家室,她就是不嫁皇家也是做当家主母的命,既是当家主母,就该通晓人情世故往来交涉,要知道女人的枕头风是非常厉害的,更是一门学问,曾有专门的女师傅细细教导她,点明从中利害关系,只当时她笃定自己肯定不会嫁皇室,所以一心只想着如何敷衍过去那些枯燥的课业。从未想过有今天……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