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 北京就像一张饼-《来份后悔药》


    第(2/3)页

    趁着没什么顾客,记者详细了解了食材和制作方法,之后随口一打听:“小哥,你做这行多久啦?”

    曲南休有些腼腆地说:“一个月。”

    “什么?”女记者有些吃惊,“看着相当熟练嘛,像干了好几年似的。”

    “嘿嘿,这个本来也不难嘛。”曲南休忽然话锋一转问,“你当记者多久了?”

    “呃,三个月,刚过试用期。”

    “就是,也不长,彼此彼此。”

    “呵呵。”女记者想,明明是我采访他,他倒提问起我来了,有意思,“你看起来挺年轻的,是怎么想起来做这一行的呢?大学生兼职创业么?”

    曲南休实在不想再提那段让他火大的往事,更不想将那事通过电视屏幕宣传到千家万户。也不知怎么的,他鬼使神差漫无目的地回答:“北京就像一张饼,越摊越大,而个人的生存空间却越来越小。所以,我想借手抓饼来提醒人们......”

    说到这儿,曲南休心中大梦初醒般“咯噔”了一下:提醒啥呀?我这是在说啥?后面的话还没想好呐!

    幸亏女记者悟性惊人,自己补充道:“提醒人们,为了维护我们自己的生存空间,大家吃完的包装纸,可不要随意乱丢哦!”

    “呃,咳咳。”

    后边的摄像大哥一头黑线,默默地放下了肩头的机器。

    曲南休差点儿“咣当”一下躺地上——这女记者的脑洞可真大!记者都这么能琢磨吗?

    也是,要不怎么采访别人呢?怎么拿石破天惊的问题噎死人呢?

    女记者笑嘻嘻地对身后说:“摄像老师,不好意思,麻烦剪掉这段啊。”

    不管怎么说,一个小商贩嘴里能说出这么有深度的话,还能用流利英文与老外交流具体问题,不能不让人刮目相看。

    曲南休无疑从女记者三个月内采访过的所有街头小贩中脱颖而出。

    临走时,摄像大哥扭头对他撂下一句:“小伙子哎,你做好准备啊,我目测从下周开始你要火。”

    曲南休心想,上火还差不多,一天都忘喝水了。不过生意有没有起色,就拜托二位喽。

    所谓“下周”,就是这一期美食节目与观众见面的时间。

    ZHTV美食频道的收视率是3.9%,在美食节目中算得上一枝独秀,微博阅读量也突破了200亿。所以摄像大哥敢说这话,是相当有底气的。

    被采访这事,算是平凡一天当中的小插曲吧,然而更多的时候,是日复一日机械重复的繁琐工作,可谁又不是这样呢?

    路口的麻辣烫摊前,戴着袖套的大叔在油烟里忙活着;菜市场里,总有几位老奶奶,满怀期待地守着面前的一小菜叶子等顾客;电动蓬蓬车主,在地铁口扯开嗓门吆喝着拉人;清洁工人不厌其烦地扫走果皮纸屑,马上就又有人扔下来......

    无论生意好坏忙碌与否,曲南休都时不时会想起李汤霓,想她是不是下课了,会不会按时吃饭,会不会注意保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