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报纸和民情-《回到大明做海王》


    第(2/3)页

    “这北平可不仅仅是知府的问题啊,根基都腐坏了,当初来找我们的有几个官员来着?肯定都和这个北平知府有关系,可惜啊,我们只对北平知府了解,对其他的官员一概不知,查起来就更难了。”马三保说道,当初迎接他和朱棣的官员可不少,其中大部分都和北平知府有关系,毕竟此前,这些官员可都是和北平知府站在同一条线上的。

    “完了,不该这么早将北平知府绳之以法的,万一让其他的官员给跑了呢?”马三保突然拍了拍自己的脑袋,惊醒过来,可惜为时已晚,官兵们已经将北平知府给带到牢狱之中,一旦这消息放出,绝对会有不少的官员连夜出逃北平城,这将会加大马三保的工作难度。

    身为监察御史,他第一次发现自己的行事有些不利,应当安稳住北平知府再彻查当初的官员,连带一同送走,结果先抓了北平知府,极有可能导致后面的官员们察觉,毕竟其他的官员和他一点交集都没有,他甚至不清楚这些官员都是什么职位的,这查起来,可比北平知府难多了。

    听闻马三保的话,朱棣这才缓缓地醒悟,“贤弟所言极是,我们算不算因小失大了?这要是能够将贪官一窝端了,说不准没有军功也有其他的功绩啊!”

    朱棣对于功绩的渴望马三保再清楚不过,大哥朱标是他最大的皇位竞争者,可惜,朱标早被立为太子,朱棣想要和朱标竞争,需要莫大的努力和足够多的功绩才能引起父皇的注意。

    北平城,由于知府被抓,顿时引起了百姓们的注意,百姓们纷纷谈论起了知府的话题,对于北平知府,百姓们有不少的苦水想要倾吐而出,一时间,整个北平城似乎变了天一般,官员们几家欢喜几家愁,知府入狱,显然是需要一个新的知府,对于新知府的评选,顿时引起了不少官员的兴趣,毕竟想要在北平出人头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茶楼内的八卦谈资让马三保再次对朱棣提起了先前报纸的设计,报纸这玩意在整个大明都没有任何的消息,若是有机会出版,定会在北平和大明其他的大城市获得一定的钱财银两,什么八卦新闻,战事追踪,都是不错的题材。

    “贤弟啊,你也太有经商头脑了,你不跟我提及,我都快忘记我们当初在南京城说的报纸了,我这就去广纳贤才人士和精通小道消息的包打听,嘿嘿,上次说这玩意叫什么?报社?我马上安排!”赚了钱以后的朱棣财大气粗,马三保一有经商的打算朱棣都会记在心里,他从来不反驳马三保的商业规划,毕竟马三保给他赚取了不少的银两,再说了,有报社之后,他们也可以知道更多的小道消息,何乐而不为?若是舆论能够在第一时间传播,当初胡鹏举可能就出不了南京城。

    况且,马三保和朱棣即将做的肃清北平腐坏现象也将会成为北平的大新闻。

    才出茶楼,朱棣连忙安排自己的手下去找适合出版的用纸和贤才认识以及精通小道消息的能人,不仅如此,他就连印刷版都找来了不少,出版报纸最需要的就是活字印刷版,每一份报纸都需要不少的文字,活字印刷是最好的选择,毕竟大明没有所谓的打印机,可不能快速打印出一份份的报纸。

    做起生意来,朱棣是不含糊的,为了银两,只要不超越朱棣的底线,朱棣能够在短时间安排地妥当,毕竟几个月的时间就能赚几十万的银两,单凭朱棣本人是没有这个本事的,一切都需要马三保在辅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