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章:《桃花源记》(4)-《真实的视角》
第(2/3)页
老吴走过来,看着吴真实望着电脑发呆的样子笑着说:“怎么回事?不是查资料吗?怎么望着电脑就不动了?”
吴真实笑着说:“哈哈,刚刚有点不太舒服而已。”
接着,吴真实继续回归正题查找陶渊明的资料。
看着吴真实的鼠标又动了起来,老吴笑了笑便走开了。
终于,通过仔细的搜索,最终翻到了一些陶渊明和檀道济相见的内容。
原来,两人相见的时候,陶渊明已经几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由于年老力衰,陶渊明无法进行基本的维护农田的工作,所以这个时候想象中的田园风光并不存在。
风尘仆仆赶来的檀道济眼前的是非常破败的院落,由于很长时间没有基本的维护,院落后面的整个田地已经荒芜,杂草丛生。
打开那虚掩着的柴扉,看到的是一位卧病在床的老人。
接着,檀道济就尝试着邀请陶渊明出山,但是,得到的则是非常坚定的回绝。
虽然陶渊明已然身体羸弱行将就木,但是眼神依然深邃,口吻更是坚决。
于是,带着惋惜之情檀道济只能无奈的离去。
自然,这样的情况是必然的。
虽然,这个时候整个南方确实处于比较和平安定的时期,宋文帝休养生息,人民生活水平有了一些恢复。
但是,刘裕夺取天下的这个事情陶渊明似乎依然不能接受和释怀。
而且,刘裕的这番操作似乎给后来者树立了“榜样”,南朝的宋齐梁陈就是这么一直过来的。
离开电脑,再次回归书本,吴真实似乎明白了,陶渊明的归隐是归隐,但是并不是那种不与外界交流的。
毕竟,和朋友饮酒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自然,喝酒之后吟诗也就是必修课,于是,各种陶渊明出品的诗歌散文就可以随着这些朋友们走遍江南甚至跨越长江黄河。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陶渊明的生活质量其实是在下降的,田园生活确实是豁达,但是困难也接踵而至。
毕竟,看似简单的种地也是们学问。
看似普通的农民也是年复一年的跟着父母早出晚归,严寒酷暑才慢慢的学会如何种植粮食,如何除草,如何收获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