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章:马谡之死(2)-《真实的视角》
第(2/3)页
自然,接下来我们所熟知的事情就是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而蒋琬则成了托孤的唯一人选,姜维则学习了诸葛亮的军事思想,与此同时蒋琬和姜维所镇不住的魏延也就成为了牺牲品。
毕竟,魏延的功劳确实太大了。
但是,马谡之死却又是比较离奇的事情。
因为,在陈寿的《三国志》中,马谡之死其实有几个不同的记载。
其一则是《三国志·蜀传·向朗传》的记载,在这里面的记载中颇有马谡自知重罪难逃,于是选择逃亡的意思。而在这个过程中向朗由于知情不报于是也被诸葛亮生气的免了官。
自然,这一记载和我们所熟知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有着很大的出入。
而第二则则是《三国志··蜀志·马良传》的记载,在这里面的记载则是马谡被关起来了,病死在狱中。
自然,这也显得比较含糊。
第三则则是《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的记载,在这里面,记载的则和我们所熟悉的比较接近。
第四则则是《三国志·蜀志·王平传》的记载,在这里面,有着“丞相亮即诛马谡及将军张休、李盛”这样和第三则类似的记载。
由于,一本史书几种记载,这么一来,整个事件就显得模糊不清了起来。
有人尝试将这些内容结合起来,也就形成了新的观点。很可能,马谡自知重罪难逃,于是在得知了不利的消息之后慌乱的选择了逃跑。
不过,运气似乎不好,没过多久又被抓到了,接着就关了起来。
自然,马谡其实身体也不好,兵败之后又下了惊吓。所以最终在狱中还没等到行刑就这么一命呜呼了。
这么看,似乎按原本的情况,马谡其实很可能会被从轻处理的。
毕竟,从某方面说诸葛亮确实是个任人唯亲的人,所以对于马谡这个唯一可以作为继任者来培养的人自然就是非常优待的。
而且,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很明显,聪明人不会在一个地方不断的摔跟头。
但是,让诸葛亮错愕的则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候,马谡选择了完全不承担责任的逃亡。
自然,这样的行为就进一步寒了诸葛亮的心,诸葛亮甚至都会由于这事情而怀疑人生。
因为,诸葛亮本意是要培养一个能继承自己的意志,担得起天下的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