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文天祥严蕊新婚第三天,是回门娘家之日。因严蕊是孤女,严蕊有意到阿育王寺还愿进香。文天祥陪同,郭靖、张三丰、宋五安同行。 大宋禅院五山十刹,阿育王寺被列为“五山”之第五山,与径山寺、灵隐寺、净慈寺、天童寺齐名。 文天祥与阿育王寺住持大慧禅师,交往甚密,常一起说佛论道互相仰慕。大慧禅师独创话头禅(民间称作口头禅),为华夏佛教界第一人,言简意赅,一言知佛。无需经论所累,举手、投足,都是契机开悟的方法,行走坐卧都是明心见性的历程。 众人落座,文天祥嬉笑着说道:“大慧和尚。”(大慧禅师已然七十余岁,如此称呼因二人经常辩佛、斗口之故。同时禅师也不喜好友之类,还要寒暄客气,直接叫和尚都是使得的)。 大慧禅师也不客气,挑眉说道:“文小子,讲。” 二人对话真是稀罕,一位名扬天下的得道高僧,一位文才八斗曾经的朝廷三品官员,竟然比乡野匹夫的称呼还简单。 文天祥说道:“狗子有佛性乎?” 大慧禅师:“狗子无佛性。” 文天祥:“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狗子为何却无?” 大慧禅师:“狗子无业识。” 文天祥:“何为话头禅?” 大慧禅师:“得力处乃是省力处,省力处乃得力处。万法归一,一言可辨。在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上为禅者。” 文天祥:“万法由心,皆非本心;万般皆恶,皆非本恶。煌煌万民不循循善诱,何得以顺万人心,以去千般恶?和尚一言以蔽之,何解?” 大慧禅师:“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无修而修,无得而得。《坛经》说:自识本心,自见本性。佛是心作,迷人向文字中求,悟人向心而觉;迷人修因待果,悟人了阅无相。” 文天祥:“《庄子》说:无我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体尽无穷而游无朕,尽其所受乎天。既道法自然,既无欲无求,要佛何用?” 大慧禅师:“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屙屎送尿,着衣吃饭,困来即卧。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世上本无佛,唯本心称作佛。” 文天祥:“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以危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儒释道,三教归一,可同风?” 大慧禅师:“形仪淡如,胸腹空虚。懒不学佛,钝不知书,静应诸缘而无外,默容万象而有余,齐物而梦蝶,乐性而观鱼。是谓之——坐忘是非,默见离微,佛祖之陶冶,天地之范围。大道同归。” “禅者,主要在于明佛之心,即孔子之心、老子之心。三教本是一祖风,玲珑塔下传真经,天地共载儒释道,大道同归宇宙中。” ...... 正在此时,一小沙弥急匆匆进来道:“方丈大师不好了,华山河死了,就在寺后菜园,官差就在一旁挖出两具尸骨。官差请方丈过去......” 大慧禅师惊吓不已,急急带领一众人,向菜园而去。 菜园里,一个十二、三岁少年平躺在地,不远处土坑中杂乱摆放两具白骨。大慧禅师抓过少年手腕,一边抚脉一边说道:“此子为中毒,尚有一口气。可惜中毒已甚,救不活了。” 张三丰上前细看,说道:“还有救,与前不久宋五嫂所中之毒一样,毒针在膻中穴。” 张三丰运功出掌,于少年膻中穴拔出毒针,然后背起少年,回到禅房。 张三丰立即以黑玉发出信息,让阴丽华速来。此少年中毒时间太久,如果不是两人施展双修功,少年断难复生。 阴丽华接到黑玉传递信息,立刻快马而来。路上尚需要两个时辰,张三丰以混元功注入少年体内,护住其心脉。 这时,大慧禅师一众人归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