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 感性与理性-《难得有晴天》


    第(3/3)页

    关晴拿出笔记本和笔,一丝不苟地象个采访名人的记者一样,准备认真地记录下对方的每句话。

    态度和用词都无懈可击。

    陈经理把几张图稿拿在手里翻看,修改了这么多次的海报,她已经忘了最初的稿子是什么样的,在她看来,她所有的不满意都缘自广告公司人员的业务水准低下,以及对自己的敷衍塞责。

    虽然对方不止一次的向自己提出过修改建议,但一向在事业上顺风顺水的陈经理对自己的审美能力很有信心,她觉得在海报方面,自己比广告公司更为了解市场和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但具体要做出什么样的效果,陈经理其实自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所以每一次广告公司把图稿发过来时,她的第一反应就是还不够好。

    关晴指着一张图稿,“您看,这第一张海报,客服部根据您的要求,把唛好味公司所有要求推广的产品都放入其中,并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可是您觉得画面太过杂乱,要求着重介绍几款主打产品,我们就删去了一些,可是您又觉得保留的产品不够具有代表性,于是我们修改了第二稿……”

    关晴一口气将七张海报被否决的原因都说了出来,然后问对方,“是这样吗?”

    陈经理反驳不出什么,只能点头。

    关晴提议说,“我觉得之所以陈经理一直不满意,关键还是在于找不到产品的定位,我做了个调味品市场的分析报告,我觉得在目前调味品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唛好味应该做出适合自己经营策略的海报广告,而不是盲目跟风,和别的调味品打大同小异的广告。”

    关晴打开笔记本电脑,将当前几款卖得比较火的调味品海报展示给陈经理看,最后建议说,选取一款唛好味独具特色的产品,在延续原有风格的基础上,结合新产品的特点,创造出含有新标语和新亮点的一款海报。

    陈经理翻阅了一下这份分析报告,对于数据的详尽和观点的中肯还是持肯定态度的。

    自己经营的这个品牌多年来一直处于夹缝中求存的状况,在营销模式上也始终是在模仿大牌的风格,而广告公司也没有为自己做过任何定位,所以她始终是在跟着感觉走。

    经过考虑后,陈经理最后决定,以唛好味最近推出的一款火锅底料为主打产品,制作一款以红色为基调的宣传海报,关晴又按照以前的海报为范本,和陈经理敲定了大致的布局和风格,陈经理决定让声色公司再做一次试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