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谷雨-《修仙之大道三千》


    第(1/3)页

    私塾不大,约莫半亩地大小,是村里大伙凑钱办的。说来也巧,私塾建好的那年,乡亲们正忧虑着:他们这穷乡僻壤的,父辈有一膀子力气,肚里却没几滴墨水,肯定要请先生过来,可是去哪请呢?商量了许久,决定去城里请,可是城里的那些个老夫子不是嫌价钱少,就是嫌地方远,更有甚者,说乡亲们没文化,跟他们在一起会显得自己不够档次。

    没法子,大家只好在村子附近贴起了小广告,没想到,不到半天,就有人过来应征了,也就是私塾现在的先生,姓孙,乡亲们都管他叫孙先生,孙先生过来教孩子,他也不收钱,只是要了一块地,半亩大小,在私塾旁边自己建起了一栋小房子,周围种着不知名的漂亮小花。对于这样一个不速之客,乡亲自然存有戒心。但无奈需要教育后辈,还是准了孙先生的要求,自此孙先生便在榕树村住了下来,村里大部分适龄孩子都送到他那里,当然,像花通这样的富家子弟并不过来,而是请的私人教师,并不跟这些孩子一起学习。每天孙先生教学的时候总会有一个大人在门口看着,美其名曰:旁观学习。对此,孙先生只是一笑,而后继续自己的工作。渐渐地,孙先生的为人和才学赢得了大家的肯定。也就没人过来监督了。现在算算,孙先生来了有6年了。

    朗朗的读书声从私塾传出。

    “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我们要学会掌握事物的本质,不要迷失在纷繁复杂的表象之中,切记。”先生话没说完,堂下众人见已是饭点,一个个早已蠢蠢欲动,他也不生气,只是静静的看着,嘴角微微上翘,每次看到先生这个表情,大家就知道情况不对,立马端正身子,要多标准有多标准。不然回家只能吃板子。这是先生的规矩,也是大人们默许的,不守纪律就得这样。

    “路上不要贪玩,早点回去。明天我要检查功课。散学。”

    听完,大家松了一口气,整齐说了声:“先生辛苦了。”战战兢兢地退了出去,而后远远地就传来嘻嘻哈哈的笑声。不要奇怪,

    “陈静,听说前几天你被花通打了。”先生问起,陈静也不隐瞒,道“是的。”

    “吃亏是福。你几天没来上课,功课不要放松了,要赶紧补上来。”

    “好的,先生。”陈静一边答,一边想着,“先生今天怎么了,感觉怪怪的。”

    “没什么,觉得你跟以前的我很像,感慨下而已。”先生说出了陈静心中所想,把他吓了一跳。转念一想,先生上课时很严厉,但平时人挺好的。于是大胆地问出他这几天思考的问题。

    “请问先生先生,我们每天读经学义,以后能做什么。”

    “经义文章皆是先辈思想的结晶,往大了说,学习是为了推动历史的发展。往小了说,就是为了生存。”

    “我听说,大陆仙法盛行,实力为尊,弱肉强食,为什么我们不修仙,而去学这些以后不知道以后能不能用到的东西。”

    先生并不说话,带着陈静走到门前,指着前方的一颗榕树说,“假如这颗树就是我们这个世界,你想到了什么。”

    陈静思索了片刻,说:“大家都是树叶,只是有的长的高有的长的低。”就如花通,其本人并没什么本事,但父亲有钱有势,才得以在村里横行霸道。

    先生笑了笑说,“大树得以生长,全赖水土润泽,而这水土,就是那芸芸纵生,那树叶,就是不甘平凡的人们,奋力而生,在历史的枝桠摇曳,餐风沐雨。高有高的好处,低有低的优势,这两种生活,你喜欢哪一种?”

    “这,我也不知道。”陈静从没想过这样的问题,迷茫了。

    “好好想想,总会想明白的。”先生说。“我不会给你什么建议,但是无论做什么强健的体魄都是必要的。”先生这样说着,“这样,我早些年得到一个呼吸吐纳的法子,有静气修心的功效,现在我把他传给你。要坚持不懈才有效果。”

    “听起来好厉害的样子。”陈静道,“先生快教我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