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读书不作儒生酸 章二十一 书院是江流大海-《人间游》


    第(2/3)页

    墨书亭寻了一个空位坐下,应天长只能挨着他坐下。

    墨老夫子不说话,应天长也不知如何开口。

    等其他学生走尽,墨书亭才缓缓说道:“听元春说,你修行底子不错。”

    应天长挠着脑袋,这算走后门开小灶?

    “他教了你十年,你又独自行走了五年,如今你修为如何?”

    这是遇见陈临安等人以来,第一次有人问自己的实力,应天长有些措手不及,一时间也不晓得如何回答,墨书亭也不急,等应天长慢慢措辞。

    应天长犹豫许久,才缓缓开口:“儒教修行上,算是差一点养成浩然气吧,离师兄们差远了。”

    应天长也不知道自己这么说算不算对,至于自己稍微透露出的那一点弦外之音,算是应天长小小的心机。

    墨书亭仿佛没有听出应天长的话语里其他的意思,只是说:“这便已超出我的预料了。不过你也没必要与你那三位师兄相比,修行一道上天纵奇才的李三不必去说,陈一许二也非常人所能思。”

    应天长有了兴趣,墨书亭看着少年眼里好不容易出现的神光,也不卖关子,继续说:“陈一本是只读书不修行的人,奈何读书读着读着就读出两袖清风,倒也是我们儒家的特殊之处,类似于道门的顿悟天道与佛门的明悟佛法。而许二所学驳杂,别人贪多嚼不烂,他却样样精通,见微知著的本事,前无古人,估摸也后无来者了。就连元春也摸不清他那二弟子什么时候爬上的修行路,还走得如此……坦荡。”

    墨书亭感觉自己最后的形容词用得并不是很妥当。毕竟除了撰写文章佳策,许二极少显山露水,所以陈一许二李三之中,游历江湖的李三名声最响,而学问最高的许二则只有各地文坛与一些朝廷官员知晓。所以哪怕是墨书亭也并不清楚许二究竟是怎么走的修行路,如今走到何种地步了。

    不过墨书亭对眼前这位应四的惊讶,远不是脸上的淡然与平静。

    差一点养成浩然气?张元春的嫡传弟子绝不会不经大脑说出这番话。墨书亭当然知道养成浩然气意味着什么,是世间呼风唤雨被看作人间仙人的半仙,也是有资格去和那些真正为祸人间的罪魁祸首谈论天地道理的人,更直观一点,陈临安,许鹿,李青莲,加上墨书亭自己,皆是半仙。

    不去记那些如陈临安一般天人感应之人,墨书亭记得当初李青莲养成浩然气跻身半仙时,是十七岁,就已是千古第一人。

    而应四如今不过十五,又一个李青莲,或是更加李青莲?

    墨书亭差点被自己的这个比喻逗笑了。

    只是他感觉到少年的内心,有一只野兽。他扼杀野兽,就再非自己,而压抑内心,野兽便咆哮。所以墨书亭怎么也笑不出来。

    他将手搭在应天长肩上,当他收回手时,便就知道应天长所言不虚。

    张元春这糟老头子到底有什么狗屎运,四个嫡传弟子一个比一个厉害。墨书亭想起自己刚刚出书院负笈远游的笨徒弟,脑袋就像被马蜂叮了一样疼。他也是不知道,他与张元春的同窗老友魏岘几日前才说过张元春挑弟子的眼光越来回去了。

    应天长有些不明所以,他看见墨书亭逐渐皱在一起的眉毛,紧张里夹杂着一些不安。他也不知道自己不安从何而来,这一瞬间,他突然想一走了之。

    之前他觉得长安是压抑的,此刻他认为这座书院也是压抑的。长安繁华的像一座废墟,而书院则如同河流大海,溺住他的口鼻,不得呼吸。

    应天长不懂得自己为何突然会如此烦躁,前一秒还好,此刻他感觉自己心脏与肺似乎在被烈火焚烧,似乎连呼吸也被点燃。可能是那些自命清高的书生士子,可能是那位不知所谓的吴东溪,也可能是那只憨傻的牛妖,也可能是这位不知作何态度的老头。

    沉闷让应天长的呼吸有一点急促,他怀里的包子也跟着吠叫起来。

    墨书亭抬起头的时候,应天长有倾泻怒火的冲动。

    应天长埋下头,终究没有动作。

    眼里火焰似的情绪被一点一点浇灭。应天长轻抚包子的头,安抚住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