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影子 第一章 神秘玄法-《太极神箓》


    第(2/3)页

    少年何以如此说法?原来,这与承明宗太清一脉的传承有关。

    太清一脉传两道,一是《大衍乾坤神经》,一是《太清神箓仙书》。前者,讲求人剑同修,天、地、人三才合一;后者,却是势微近万年的符箓术法之道。太清一脉的祖师爷有钧谕传下:凡太清传人,每一代只能有一位符箓传承者;符箓传承者,须自观自悟,兀自自省,不违道训!

    然而,承明宗已历二十一代门人弟子,前二十代的符箓传承者,不仅终身修为止步于神衍境,而且寿命也比同境界的修士少了一甲子。是以,传至今时,便有了种种诅咒的谣传出现。尽管如此,但祖师爷之钧谕,后继者何德何能,敢擅自废止?若贸然废止,岂不是让别人笑话:究竟是祖宗无能,亦或是子孙不孝?

    因此种种,承明宗传到第二十一代,时隔一甲子之岁,先后精选四批新晋弟子,终于有人再度成为符箓之道的传承者。这人,便是来自世代为农的农家少年岳琛。

    话说,岳琛已拜入承明宗有五年时间,在精修符箓术法的同时,却念念不忘五块玄铁片。五年来,在他的内心深处一直有两个愿望,一是解开神秘玄铁片所载的内容,二是一定要尽全力追查玄铁片的来历。前者,已然实现;后者,却成了永久的谜。

    此刻,岳琛仍将玄铁片贴身收藏,抿一口清茶,淡淡的说道:“子午卯酉四正时,意守玉府,抱元含一,如环无端,天地循环。”“天之道,乃损有余而补不足。”“……”

    沉吟良久,又自语道:“没想到,这玄铁片所载之秘法,竟与太清神箓仙书中所载的玄法,颇有相通之处。”

    待茶过三杯后,岳琛从一竹筐中取出数十张麻纸,又从竹屉中取出笔墨,聚精会神的画将起来。

    据太清神箓仙书中所载,炼制符箓的符纹分基阶与神阶。基阶符纹只有二十八个,一阶至四阶的术法,就全由这二十八个符纹配以咒诀,聚灵炼制而成。神阶符纹原有九个,但仙书中只录有三个。从五阶术法开始,就需要基阶符纹、神阶符纹与咒诀一起筑建云篆、符阵、箓图,才能炼制成功威力通天的符箓。

    符箓术法之道,艰涩繁琐,复杂隐晦,极难参透领悟其玄奥神异之处。同时,因其修炼成本过高,导致术法一道于万年前就被抛弃,成微末九流之势。岳琛浸淫其中达五年之久,对于二十八个基阶符纹,早已烂熟于胸。对于由五个基阶符纹绘筑而成的二阶术法,已可熟练炼制风雷二系的部分术法。就算如此进精,他仍是每天坚持修习基阶符纹,但侧重点却也转移到了那三个神阶符纹上。修炼当中的苦涩,唯有自己知道。

    时间从笔尖遛走,只留下了一张张绘满符纹的麻纸。不觉已到亥时三刻,岳琛清漱一番,吃了几个弥桃,便开始在蒲团上打坐起来。对于修行者来说,每天的子时,不只是四正时的开始,更是修真炼道的最佳时段。

    岳琛先是依照太清神箓仙书中的玄法修炼半个时辰,再开始修炼玄铁片所载的秘法。玄铁片中所录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早就刻印在岳琛的脑海识念中。当运用法诀吐纳灵气,入百会,顺任脉下玉府,沿督脉返百会,再贯通散布于人身体的奇经八脉。往返循环,息息不绝。周身渐有羽绒玄化之象产生,融通经络,温润丹田。因初次修炼之故,待修炼结束时,羽绒玄化之象亦消失,唯有丝丝灵气仍存于通身经脉中。

    夏终秋来,秋过冬至,冬逝春又近。恍惚间,岳琛修炼玄铁片秘法已有九月余,周身经脉中已有一层薄薄的玄羽灵气,如雏鸟生羽,自动呼吸吐纳日月精华,温养润泽于天地间。主循任督二脉,润养玉府,循复经络。静生光芒,动则飞昇,气昇形随,意动神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