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我车既攻,我马既同。四牡庞庞,驾言徂东。-《大秦孤竹君》


    第(2/3)页

    帝挚与唐尧的废立过程,到唐饶禅让虞舜,难免引人遐想。

    但是不得不说,从帝挚开始,甚至可能从帝喾与共工开始,华夏的内部协作已经出现了分歧。

    这个分歧可以概括成,一些野心膨胀的诸侯,最后不满当初辅佐的帝王世袭王位。

    所以在很多古本当中,都流传着禅让的另外一个版本,比如诸侯放帝挚,扶唐尧,后又囚唐尧与长子丹朱,禅让与唐尧。

    后来大禹因为唐尧当年流放了父亲鲧,囚禁了太子商均,夺了唐尧的王位,而后来唐尧死后,王位禅让给诸侯伯益,儿子夏启起兵用武力争夺王位,杀死伯益,建立夏朝。

    这个版本将禅让制度,解开了另外残酷现实的一面。

    但是不管哪个版本,都在陈述一个事实。

    上古时期的王权交替,并非只有仁德,也有战争。

    而且这些王权更替的故事,似乎也有些莫名的巧合与相似。

    似乎只是把主角人物名称换了一下。

    到后来夏商周时期,这种巧合也没有结束,夏朝的灭亡过程,与商朝的灭亡过程,几乎如出一辙。

    同样是帝王昏庸无道,然后将一位诸侯囚禁,然后这位诸侯手底下有一位经天纬地的大臣,用金钱和美女将诸侯救出来,然后辅佐诸侯推翻帝国。

    夏桀囚禁商汤,然后仲虺带着金钱和美女把商汤救出来,然后灭了夏朝。

    商纣囚禁姬昌,然后散宜生带着金钱美女把姬昌救出来,然后灭了周朝。

    而且这两位帝王都是十分好色,万年宠幸妖妃,妹喜和妲己的行径,几乎也差不多,甚至后来导致东周灭亡的褒姒,生平也与两位前辈没有太大的差别。

    历史的巧合或许情有可原,但是过度的相似,总是让人觉得困惑。

    或许历史背后的真相,总会让人目瞪口呆。

    不过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

    但是偏偏王诩,是一个考古专业的,所以对于历史的真相,他总是有一股近乎天职的好奇。

    如果有机会,他一定很想把尸戎脑子里所有关于杂家的事情都问出来,然后编撰成册,尸戎到底有没有才干还值得商榷,但是凭借他的家传经学和口才,王诩也觉得这本书,至少不会比吕氏春秋差。

    但是没办法,眼下的条件不允许王诩去做这件事情,所以只能暂且的将尸戎流放,等到局面稳定之后,在来日方长不迟。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自从接受了卢艾并不专业的心理梳理,或者说真的是老天开眼,大军出航那天,是一个难得的大晴天,艳阳高照,阳光明媚,河流平缓。

    将近六千支木船几乎横断辽河。

    倒是确实有一种造舟为梁,不显其光的气魄和壮阔。

    人类是一种很奇怪的生物,当人工的事物压过自然的风头的时候,人类就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自豪感。

    已经修正了两天的孤竹大军都以陆续上传了。

    这两天的聚餐,消耗了五分之一的粮食,也让这一路蓄养狩猎的畜牧减少了三分之一,马匹除了一些适应了水性的,其余的王诩都留给了朱家和剧亢,驼鹿本身就是两栖动物,虽然不能长期在水中,但是也不怕水,而且王诩专门做了适合驼鹿的小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