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四百四十六章对是对,但是不能这么说。 在科学没有占据常识普及之前,人类习惯将任何超出自己理解范畴,或者不能解释的现象,称之为神迹。 也就是天神留下的痕迹。 而这个时候敢于在神迹上面做文章的,大多数都是一些居心叵测之徒。 比如王诩就很不喜欢,现在流传的关于这次大骤风导致的洄游鱼堵车事件,是因为大帝的仁德,给他们的恩赏。 喜欢用神迹做文章的,自然是对天神最了解之人,否则普通人因为敬畏之心,也不敢随便乱说话。 先秦时期可以说遍地神棍,不但在中原,更在还没有彻底开化的东部和南部地区,也就是部落文明没有彻底消失的地方,萨满,巫祝,这些依旧是统治阶级管用的手段。 孤竹在王诩的管制下,虽然这种神神鬼鬼的事情已经渐渐消失的,但是却没有彻底杜绝,包括王诩也允许了墨奎带领所有部族的萨满大巫在朝歌建立了最大的建筑群,神殿。 王诩的初衷并不是要造神,而是要所有的科学原理附着在神灵身上,以方便普及。 因为王诩绝对后世很多人对科学不尊重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相对比神学,科学缺少了一份神秘的威慑力。 所以大多数人在学习的时候,少了一点敬畏之心。 王诩觉得把神灵和科学结合在一起,对于扫盲教育的效果应该是不错的,所允许了墨奎主持神殿,但是神殿所有的典籍,都要有过修改。 以前那些完全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神话故事,统统回炉重造,不过由于工程过大,这个项目进度缓慢。 而且为了防止神殿人员的身份被过度解读,王诩要求他们贴近大众,所以在军队,也有专门的神殿人员,他们担任的职责,有点类似指导员的工作。 因为能够进入神殿的,多多少少是掌握基础知识的,而且有一定的口才能力。 所以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是,陪着士兵早读,然后帮他们解决一些心理上和常识上的问题,最后就是替王诩传达一些指令。 但是这些神殿人员大多数都是孤竹在扩张中吸纳的小部落的大巫萨满,所以身上总归是有一些职业病的。 而且这种职业病也不是一天两天能治好的。 每次看到一些可以做文章,大肆宣传的神迹,他们就忍不住替统治者加光环。 “不是不让你宣传这些封建迷信,但是你们至少要在后面加上因果关系,不要一上来就用直接给事件定性。”王诩看着地上跪着的一众神殿人员训话道。 “请大帝恕吾等愚昧。”神殿领头人墨角宿是一个看着有五十岁的,时机只有三十多岁的大爷,满头华发慈眉善目的,以前是一个千人部族的大巫,后来归降后成为墨奎手下第一助力,墨奎引退以后,墨角宿就跟在王诩身边,负责帮他下乡指导,联络群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