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十二章 愿往-《道源记》


    第(2/3)页

    但总有一些人留恋故土,又觉成道无望,便留在北邙星了此残生。这些人离了宗门,在故土却沦落成散修,便是最初五山观的发起者。

    后来这些人为了互易所需,便建起了一座坊市,也就是“五山坊市“的前身。

    因为北邙星曾经的灵山秀水,基本都被各大亘古大派采掘一空,不再适合大能修士修炼。偏偏坊市附近的灵脉因为不出众,反倒保留了下来,在当时竟成了北邙星少有的元气充沛之地。

    于是这些散修便就近拣选灵秀之地,按照元气属性,扎根在了这处。五山观宗门所在范围,当然不止五座主峰,其实大大小小各系灵脉数不胜数,五座主峰只是灵脉更集中丰厚一些。

    随着坊市声名的外传,这处灵秀之地终于在当时的修行界成了一片末世桃源。越来越多的散修汇聚于此,纵然灵脉众多,也大不过人的欲望和野心。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争斗。

    为了占据更多的灵秀之地,获取更多的修行资源,这些散修竟以五行功法为纽带,自发的团结到一起,形成了最初的五峰建秩。五峰均以上境界大能为领袖,汇聚了众多的中低境界修士,俨然成了五个门派。

    五峰间常年厮杀争斗,绵延了无数载,陨落了无数精英修士。这处再不是修行界的世外桃源,而成了无序的杀戮和侵略的战场。

    终于有一天,有人厌倦了。一位相对而言德高望重的大能前辈,出来制止了厮杀与抢掠,提出要建章定序。于是,五山观诞生了。

    为了平衡资源的分配,大能提出了“五峰大比”,采取排位方式分配资源。而最初的参赛限制,是各峰出十人混战,取最后胜者人数排位,每百年重新排定一次。

    但随着万界虚空剧变,大能尽皆飞升,原来的规则也早已更改。如今仍是各峰出十人,峰内可推荐、可比试,不拘形式,只要满足人数要求即可。大比时限也变更为每五十年排定一次。

    但金丹以上修士斗法威能宏大,一个失手有可能造成重大损失,故而各峰间都默契的将参加大比弟子修为限制在筑基期。这样一来可以展现各峰低阶弟子潜力,二来如有变故,大能修士也能及时处置,不致造成恶果。

    再后来,各峰都默契的派出了五峰真传弟子之类的人物。毕竟相对而言,真传弟子无论修为、功法都比之一般内门弟子更具优势,更能为峰内争得理想排名。

    而现下排名已经不单单影响灵脉资源的分配,甚至包括了五山坊市宗门产业收入的分配,以及凡俗界获取的大量修行资源的分配。可以说,随着资源的增多,如今的“五峰大比”比之当初争夺的更要激烈了。

    而资源的分配,祖峰不参与比试,但因其特殊地位,仍可独占三成资源。五峰大比头名也可独占三成资源,而次名可占两成,三名却只能占得一成了。最可怜却是第四、第五名,竟只能各占得半成资源。

    修炼资源与各峰弟子发展潜力息息相关,故而每届大比,各峰都会将最具实力的筑基弟子派出,以求谋得一个好名次。

    我听的唏嘘不语,看来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道理,便是放之修行界,也是一样适用无比。

    想到这,我不禁好奇问道:“师兄,不知我天火峰以往排名如何?”

    安蝉却露出一缕寂寥之色,叹息良久,方才言道:“五峰大比,十次有九次都是金锐峰夺冠,木灵峰次之。我们其余三峰也只得争一争这第三席。”

    “我们天火峰千年以来最好成绩,还是师尊筑基期时夺得了次名。师兄不才,当年也曾参加过大比,却只得了第三名。而近两届大比,我天火峰竟是两次都没有取得前三,与水淼峰排在最后。”

    “竟是如此糟糕!”我不由得叹息道。

    安蝉苦笑一声,道:“这也难怪,金系道法犀利,本就为五系之首。再者其等得了大量资源,功行更是精进。尤其每当宗门招生大典时,好苗子几乎都被祖峰和金锐峰抢走,留给其余各峰的都是平庸之材。久而久之则强者愈强。木灵峰功法绵长,又得掌门帮衬,这次名的交椅倒也坐的极稳。”

    “其余三系,土原峰功法厚重,我天火峰却偏中庸,水淼峰阵法之道精奇,但放单斗法却非所长。故而这第三席之位倒是常有替换。”

    然后安蝉却直直的看向我,郑重道:“故而这第三席之争,其实我三峰都有机会,关键看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