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钢铁工业-《大明之崇祯大帝》
第(2/3)页
可见,大汉帝国的钢铁冶炼已经超越了西欧上千年,要知道直到现在的大明一百年后,西方才开始出现坩埚炼钢。
当然,或许真跟儒家从汉中期开始统治中国开始有关。
我们自己也把老祖宗的先进技术给遗落在历史典籍或坟墓中,而社会精英则把更多精力放在儒家思想的各种解释中,甚至催生出程朱理学、朴学等学问,彻底导致东方文明偏了科。
闲话少叙。
朱由检倒是知道坩埚炼铁的基本方法,便是用石墨与粘土为原料制成坩埚炉,生铁或废钢置于坩埚中,然后再用煤炭加热。
石墨气密性好,导热性强,这样就可以隔绝煤炭里的杂质对钢液的污染,还能提升炉内温度,缩短工时,然后再结合宋应星的柳棍搅拌,可以促进杂质氧化与控制含碳量,这样,大明的钢铁冶炼水平至少可以超越当今时代任何一个国家达百多年。
石墨并不难开发,这种物质作为碳的结晶矿物,化学稳定性强,很容易开采,加工成本很低,而且,朱由检自己都知道现在山东昌阳一带便是后世的大型石墨矿基地,现在山东还在大明手里,这可以迅速开采。
朱由检直接将宋应星叫到自己屋内,将自己坩埚炼铁的设想和图纸递给了宋应星,并又让宋应星同时还可以想办法干馏煤炭得到焦炭,这样更有利于炼铁。同时,南方水力资源丰富,完全可以用水力推到鼓风机进行运转供氧。
因大明的铁矿含磷较高,朱由检便又让宋应星着人想办法利用生石灰制造碱性砖。
“这样的话,可以不用这么多工匠在这里不停地靠双手捶打制造兵器,不然照这个速度,能造几根火铳,知道模具的概念吗,一些基本的构件比如枪管什么的,可以先按照朕的图上所示,先制造出这样的模具出来,然后用水力提供动力,使得整个模具转动起来,再以铁水浇铸,便可以连续得到基本构件,工匠再筛选次品和精心打磨一下,便可迅速完成兵器制造,明白了?”
朱由检意图将水力转动提供模具然后形成流水生产线的方法告诉给宋应星。
在朱由检说了几遍后,宋应星倒也能听明白:“这些木匠便会做,就在于设计二字,请陛下放心,微臣一定想尽办法将您这一套设备给做出来!”
“不必害怕失败,所有兵器的零件全部统一标准,标准是什么和它的意义,朕已经告诉你了,模具也可起到这个作用,这样到时候即便是最基础的工匠也能组装完成一杆火铳,效率自然会提高不少,抓紧找人去干,吩咐下去,完成这一套设备的,从工匠到你,朕都会升官加爵,赏银也不会少。”
朱由检说完,宋应星便点了点头,又问道:“陛下,微臣斗胆请问,这些陛下是如何知道的?”
“太祖梦中相授,命朕以新思想新方法重振大明,朕不能不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