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由检倒也已经习惯被一群爷们盯着的感觉,没有丝毫拘束之感的他,很从容地端起一茗雨前龙井,抿了半口,待到茶叶沉底之后,才在放茶杯之时开了口: “前段时间的两场大战打得很激烈,也打得很好,一举挫败了建奴南下灭明之计划,我大明未成亡命之朝,朕未成亡国之君,尔等也未成亡国之臣,在座诸位中参与这两场大战的爱卿们都可谓是居功至伟,不仅仅是战场之上还有朝堂之上,这些日子大家都很辛苦。” 朱由检这么一说,近卫军系统的官员们都微微一笑,自豪感与荣誉感油然而生,不过其他官员也颔首表示赞同,能保住南方半壁江山,对他们而言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朕自然会不吝赏赐,但现在朕要说的不是赏赐的问题,而是朝廷征收商税关税以及个人所得税的问题,至于这些税是什么,怎么收,户部与光明日报都已经做了阐述,朕在这里也不必多说。” 朱由检直接开门见山就直接提到了新的赋税征收问题,在场的官员这一次都没有再露出了笑容,都严肃起来;尤其是一些家庭背景为富商之家的官员此刻都更加目光灼灼地看向了朱由检。 众臣都知道这件事早迟都要来,也没人此时敢反对,但的确也有很多人心里是抵触这个的。 按照朝廷所定的赋税征收数据,许多官商之家将不得不缴纳一年数万到数十万乃至数百万银元规模不等的税赋,相比于以前的三十税一加重了好几倍,而且问题的关键在于这就打破了对士大夫免税的特权,使得普通商户便不再投献于士大夫之门下,这对于许多仕宦家族损失的确很大。 另外,关税一征,江南和东南沿海许多富商失去通过海贸获得巨额利润而不缴税的这一宏利。大量的财富将流入朝廷国库。 朱由检看着这些一个个都默然不语,也知道他们是心里不愿但又不敢反驳。 他不由得微微一笑:“朕知道你们很多人是不情愿的,但朕可以告诉你们,朕为什么要这么做,大明这支近卫军为什么能打败满清铁骑,全都是靠钱砸出来的,每个士兵一年要花三十到五十不等的银元,军官自然要多点,合计一年军饷拨发就要三百多万银元,相当于以前的两百多万两银子,再加上军械制造、后勤供应、伤亡抚恤等加起来,军费一年得在五百万银元以上,这些钱从哪里来? 难不成还要朕从老百姓身上要不成,诸位在场的很多人都做了督抚或者随朕在南下途中见过百姓们的惨状,甚至即便是在南京的官员也应该见过城外的流民,应该都知道,我大明的百姓是何情况,朕若找他们要,只怕还会再出现个李自成,张自成、王自成!” “所以,朕只能找你们要,找富贾巨商要,也许你们会有人问,这些富贾巨商,官宦乡绅就不是百姓吗,朕承认你们也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