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海军训练正式启动-《大明之崇祯大帝》


    第(2/3)页

    在这个选拔过程中,已经改名为郑成功的郑森此刻已开始对自己父亲派来襄助朝廷的五十名海战骨干和顾三麻子派来的海战骨干以及朝廷中具备水战能力的武官共组成一百人的教官营进行军事化训练和进一步的文化训练。

    朱由检也会偶尔来讲讲课,做做思想教育,也会来体察一下他们。

    总之,大明的海军训练总算是提上了日程。

    有了军官,便可以开始招募新兵,至于原来的海军则会转入地方充任卫所官兵,有功的可以升迁,无功的可以平调,有过的则贬为庶民。

    甚至也有不少直接转为地方文职,充任地方吏员,也打破乡绅对基层的控制。

    这一切都是兵部尚书马士英在主持,不可谓不辛苦。

    朱由检为褒奖他,还特地加封了他一个太子太保之衔。

    开办大明船政局,对海军军官进行专业训练只是朱由检壮大海军的第一步。

    在未来,他还有更多政策要逐步实施下去,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现在也只能先让郑成功把教官营训练成合格的军官。

    这些教官营的人虽说都是海战能手,经验丰富,但文化基础与军事素质都还很薄弱,没有受到专业化训练。

    对于航海学与工程系以及自然科学都了解不深,操作火炮和指挥战船也多是凭借个人经验与前辈口述。

    如今他们既然来到大明船政局,第一步自然是要懂得基本的军人礼仪,从学习着装敬礼以及基本的队列训练开始。

    然后,朱由检还让郑芝豹这个具备海战经验的文人编纂《航海志》与《海战指挥课程》以及《海战武器操作训练手册》等教材。

    务必在新的学员入学之前完成编纂,且先让这五十名即将成为教官的郑家部曲先熟悉教材且可以提出修改意见。

    教官营里仍旧有不少的文盲,因而在短短数月内要让他们既能拥有近卫军官兵所具备的基本军事素质和具备基本的文化基础,即识字能力与书写能力,对于郑成功而言,难度也不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