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由检没有打算一开始将这三支兵马全部进行整编,这样容易一下子激起大变,高杰与灭虏军的各部将领可以接受招抚,接受整编而导致失去军权自然是不愿意的。 因而崇祯朱由检只先对黄得功与袁继咸的近卫军第四军进行了整编。 黄得功与袁继咸都是从大明的元老级官员,对于朱由检控制军权没有意见,也没有失去军权的后顾之忧,更何况他们也知道如今作为皇帝的朱由检自己手握有大明战斗力最强的陆军,他们自然也不敢再违背圣意。 再加上两人也不是有野心的人。 整编近卫军第四军的进程毕竟顺利,等到崇祯十九年底,崇祯朱由检的大元帅府便控制有六个具备近代陆军规格的集团军。 这六个集团军共计六十余万人,控扼着五个战区,是未来抵抗建奴再次南下的绝对主力。 这六个军已全部装备崇祯十四式燧发枪,每个炮兵营的火炮已装备三斤炮、六斤炮、十二斤炮不等三种火炮达千门,足以组成强大的炮火打击。 再加上轴承系统的出现,炮车也不再像以前那么难以转向,整个火炮的运输也便宜得多,在南方的山地也足以方便前行。 虽然大明海军现在还赶不上郑氏集团的海军实力,但已有硬制帆船六十余艘,其中大型福船达二十余艘,软帆战船三十余艘,小型战船不计其数,已足以可以控制东海与南海局面。 不过海军强弱自然不能只看战船的多寡,还有火炮以及海军官兵的战斗力。 现在的大明船政局第一期学员在崇祯十九年已完成课堂训练,如今已开始进行实战训练,被安排入大明海军和郑氏集团的海军充任海军士兵。 自从海军大部分调任地方卫所兵或者直接裁撤为庶民后,现在的大明海军除有大型战舰百余艘外,海军官兵两万千余人。 每艘战船皆配备大明新型海军火炮,一种由佛郎机改进来的海军新型火炮,加强了子铳与母管的气密性,使得火炮射程与发射成功率大大提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