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佯攻乌江关-《大明之崇祯大帝》


    第(2/3)页

    在阎应元带着两个步兵营冒着被摔死或者失踪的危险横穿大楼山时,夏完淳早已率领近卫军第七军第二兵团主力由贵阳官道朝乌江关而来。

    走贵阳官道必走平越府,平越与遵义以前同属播州,万历时期平定播州之乱后,播州实行改土归流分成两府,一为遵义,一为平越,前者隶属于四川,后者隶属于贵州。

    而平越较遵义略贫瘠,也无险可守,因而李定国没在此驻扎部队,使得夏完淳能直接抵达到乌江关下。

    为了掩盖自己近卫军第七军第二兵团的真正战术,夏完淳打乌江关打得很用心,而且是摆开了架势打,丝毫不惜火力。

    近卫军第二兵团的步兵野战炮俱被拉了上来对乌江关进行轮番轰炸,同时夏完淳也亲自领着各步兵营轮番对乌江关进行猛攻。

    但乌江关也十分险隘,临于乌江之上又夹在两山之间,组成天然的一道护城河和两道屏障。

    近卫军第二兵团主力要想占据乌江关只能先横渡乌江,步兵野战炮轻型炮不足以摧毁天然石方堆砌成的乌江关隘,只能用重炮,而重炮难以运送过江。

    而乌江也非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江河那么温驯,在狭长的峡谷里奔腾高低错落下很难顺利平渡过江。

    只能靠人利用木板泅渡过江,但要泅渡过江对人的体力消耗肯定会很大,而且李定国的守军也更容易利用弓箭和火器阻击近卫军。

    但夏完淳在为了掩盖近卫军第二兵团真正目的,也只能强行命近卫军泅渡过江,在激流汹涌的乌江急浪里翻越。

    这些近卫军官兵虽说在湖广做过集训,但如今也只算是第一次参与抢渡险滩的战斗。

    一个个毫不犹豫地跳入了峡谷,在白波翻滚水流急湍的乌江里背着近卫军崇祯二十一式燧发枪泅渡前行,但一不注意就会被激流冲到下游去,然后又不得不逆流而回。

    约莫有三千敢战的近卫军步兵参与了泅渡。

    但等临近对岸时,乌江关上的大西守军立即以弓箭与火器进行打击。

    近卫军战士在江水中泅渡无法反击,即便是对岸的火炮也难以打过来,因而不少近卫军战士直接牺牲在江水中,鲜血直接晕染开。

    但此时也已回不去只能拼命往前游。

    不少近卫军战士即便游上岸也会被岸上准备好的守军给用长矛刺死倒在江水中,尸体漂浮了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