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巴城会战-《吉诺弯刀》
第(2/3)页
但武阳侯等众臣拼命反对雷士诚的主张。
武阳侯一派纷纷对刘言说,雷士诚素日和巴城王亲一族面和心不和,这是他借故推脱,见死不救,不肯为王族分忧效死。
他们指称雷士诚接受了北汉的贿赂,有借刀杀人,消除异己的嫌疑。
刘言正在犹豫不决时,忽又接到报告说,北汉军突然在稽山关增加了驻防部队,似乎已经预料到了雷士诚会有领兵再袭稽山关的打算。
刘言听到北汉军在稽山关附近的调动军情,遂不再犹豫,用不容置疑的严厉语气,再次下旨,下令雷士诚必须出城,驰援巴城,自证清白,否则以叛国罪论处。
雷士诚见到刘言的第二道旨意,心情沉重,但也只能被迫奉旨,带领骑兵,离开泾水关,前往巴城。
一路上,他都在不断地给刘言写信,他说,如今天气燥热干旱,北汉军已经抢先占据了巴城城外唯一的水源河流,我方援军到达城外郊野时,没有饮水,作战难以持久。
他又称,如果我部覆灭,南汉军队的精锐将会受到沉重打击,将来的战局岌岌可危。
他再次劝谏刘言,现在改变主意,返回泾水关坚守,或者改道出击稽山关还来得及。
他分析了北汉军队目前的分布,认为你不可能抽调到大量的兵力充实稽水关,该关的增兵,可能只是北汉军故布疑阵的一个吓阻动作,未必就真的增加了足够的兵马,若实际开战,我军未必没有机会。
刘言看了雷士诚沿途不断发来的信件,再一次犹豫起来。
(三)
就在这天晚上,太监总管李妙常对刘言进言,说雷士诚这次一再抗命,形迹可疑,纵然没有投敌打算,也有爱惜羽毛,拥兵自保的私心。
他劝说刘言不能瞻前顾后地置至亲骨肉的生死于不顾,让天下冒死追随支持他的豪门士族寒心。
最后一句话打动了刘言。
太监总管李妙常是从小照料着刘言长大的,在刘言的心目中,地位仅次于父亲。
在刘氏兄弟的权力争斗中,李妙常始终站在刘言一边,为他出生入死,立下无数汗马功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