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五章 韦格教授-《吉诺弯刀》


    第(2/3)页

    他最喜欢一首中国的民歌,他说不知道作者是谁,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传唱的,名字也说不准究竟是什么,只知道开头的第一句是这样的:“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他说,后来,有个很有名的中国导演,找了一些很有名的中国演员,拍了一部画面、服装、音乐都很美艳的电影(注:王家卫《花样年华》),旧上海竖领女装旗袍式的,那种陈旧的美艳,里面用了这首歌的意境,还有这首歌的曲调,以及,这首歌的歌词提炼成的标题。

    韦格对我说:“这歌里面,有一句话曾经很打动我的,倒和茉莉花没有什么关系。就这句:我望着窗外的街角,看着辛酸走来,幸福走掉。”

    他触动了我的心弦。事实上,多年来,这首歌里面,我也很喜欢这一句——就只喜欢这一句。

    (三)

    韦格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便是世界各地的邪教。

    我认识他的时候,他正冒着生命危险,贴近而深入观察着一个知名的邪教组织。

    他观察研究这个群体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事情的最后结果是,警方和该群体之间发生了双方皆动用了高级别暴力的冲突,一些人被营救出来,一些人被关押起来,一些人被击毙,一些人死掉了。还有一些人,失踪了,一些人,被驱散了。

    在韦格的电脑里,看到一小段他貌似偷拍的邪教传教视频。

    一个很年轻,长得也很端正的男子,西装革履地面对镜头,讲述着他的教义。

    他的眼神很少直视镜头,总是在镜头前飘来飘去,一会儿看向这里,一会儿看向那里,

    他重复自己不久前刚刚说过的话,他换用不同的句子说同一个意思,他常常对别人使用反问的句子,他的双手常常紧握在一起,手指在扭动。

    从韦格用手机拍回来的照片里面,可以看到小镇的夜空泛着火光燃烧的红色。许多杂沓的黑色身影穿梭在镜头前。一些手臂伸向天空。

    (四)

    韦格总结说,

    此类不幸的邪教事件,有一些共同的迹象:

    对自我利益(现实利益,永恒利益)的执著;

    对身体或者灵魂常存不坏的执著;

    对不同意见者的排斥;

    不惜伤毁他人或者强迫他人来增益自我;

    对他人普遍认同和赞扬的急迫需求;

    扩张的欲望;拥有的欲望;人多势众的欲望;

    对力感的渴求(极度缺乏力感,常常演变为对权威的狂热拥戴、对暴力的主动寻求);

    对某种未知(比如末日,或者神罚)的强烈恐惧;

    很强的团队依赖性及很强的团队攻击力;

    有明确的敌人,和明确的对敌人的仇恨;

    绝望感与逃避感;

    越来越狭窄而艰难的道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