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洋气”的真谛-《商业制霸世界》


    第(1/3)页

    “尤利塞斯,我想到了一个相对完美的起名方法。”

    罗伊兴奋的在纸上罗列着一系列名字,类似于天猫、虾米、飞猪、闲鱼、松鼠……等动物的名字,还有苹果、小米、坚果、豆瓣、豆荚、土豆、番茄……等植物名字。

    用动物形象作为品牌名并不是一个新鲜事儿。广告大师奥格威就提出过一个3B理论——Beauuty(美好的),Baby(可爱的),Beast(动物的)。在二战的时候,动物已经是平面广告中非常常见的元素了,因为动物种类多,辨识度高、特性联想丰富。

    植物也有类似的特点,听起来可爱、生动,容易记住。

    动植物品牌名,比那些不明所以的拼组词汇要好上一百倍。

    尤利塞斯翻看着,说道:“这些名字不错呀,可是,你不是说还差一点点其他东西吗?”

    罗伊笑道:“没错,这也是我突然想到的,‘洋气’!”

    “洋气?”尤利塞斯瞬间懵逼。

    为什么要起洋气的名字呢?当然是因为洋气的名字能带来更多顾客。

    比如一个楼盘,如果起名为罗马花园、夏威夷风情、威尼斯水乡,地中海阳光。据调查统计学术研究证明,全行业整体来看,给楼盘起洋名字的,能比中式名字的楼盘卖出更高的价钱。

    其他的,除了中式本地特色以外,这个规则在各行各业都适用。比如起一个成吉思汗烤肉,要比起个隔壁老王烤肉生意好很多。(附录1)

    这种起洋名字,甚至只用洋名字,不用本民族语言的名字,是一种全球性的商业现象,不是华夏人独有的崇洋媚外。比如台湾、香港、岛国、韩国,很多本土品牌也是只用英文或法文来显示自己“洋气”的。

    估计任何一个向美国洋气看齐的人,听到罗伊的说法,都会觉得荒谬。

    美国现在可是世界第一经济体的大国,是所有国家学习的对象,要说“洋气名字”,那也是其他国家去学习美国呀,美国想起一个“洋气”名字,又得学习谁呢?(附录2)

    这个当然有了。罗伊胸有成竹的说:“英语的前身是什么呢?”

    “前身……应该是拉丁语吧。难道我们要起一个拉丁语名字?”

    “没错,因为社会主流文化里平等观念、和平色彩比较浓厚,所以想要体现出阶级感的时候,一个公司经常用一个欧洲气息浓郁的品牌名,让自己的产品显得更‘洋气。’”

    尤利塞斯惊喜道:“在动植物里选出一个合适的名字,然后用拉丁语的表述……这个主意太棒了,想想都很上档次啊。”

    罗伊笑着点了点头,叮嘱道:“记得名字一定要通俗易懂,不要找生僻的,而且我们想到的,别人很可能也想到了。被抢先注册的品牌名,如果不贵的话,我们买下来也没关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