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收购、破产以外的第三条路-《商业制霸世界》


    第(2/3)页

    那台DVD是黛布拉的镜子,而百视通的约瑟夫又何不是自己的镜子呢。

    它照出自己的弱小、卑微、无力,努力挣扎在破产边缘的狼狈模样;照出了红珊瑚公司的脆弱、年幼、孤立,随便一个巨浪就能掀翻在地上。

    百视通这个庞然大物的竞争对手,在罗伊面前就类似于未来中国互联网三巨头BAT,无论创业者做什么行业,都绕不开这三座大山。

    被巨头收购,也许是最好的结果,但是大多数时候,都是被巨头一个模仿的动作,依托资源优势,打的创业者无处可哭。

    就像现在一样,如果百视通真的认真对待红珊瑚公司的商业模式的话,那么一百个罗伊,也搞不定对方。要知道,百视通可是年收入超过六十亿的家庭影院霸主啊。

    百视通要资源有资源,要人才有人才,要渠道有渠道,要研发有研发……如果想要针对一个幼苗,不需要360度打击,只需要简单模仿,很可能就会让红珊瑚陷入A轮的融资困境,没有钱继续支持公司发展,那还谈毛线未来。

    罗伊现在很头疼,非常头疼,如果两个月后红珊瑚公司有了成绩,它可能将面临公司命运中最重要的一次转折,是死是活,成败在此一举。

    罗伊仔细揣摩着未来的凶险,从脑中搜索着经验教训,想要制定出一个最佳策略。

    在世界上,每一天都有大量的公司登记注册,浩如烟海。有的犹如一颗明星,一飞冲天;有的厚积薄发,异军突起;少部分盈利微薄,苦苦挣扎;而大部分企业,则是很快的走向尽头,灰飞烟灭。

    罗伊似乎看到了自己公司的结局,如果他公司把市场培育的好的话,有两种可能,被抄袭或被收购。

    至于自己公司的会被抄袭,还是被收购,取决于两者之间的成本差异。

    简单的说就是,如果抄袭只需要花100万的代价,就能够达成收购的成果,那就这个公司的收购价格肯定不会超过100万。

    在商业这个残酷世界,哪有什么同情心这种无用的道德。某某公司CEO说他选择收购某个企业,而不屑于选择抄袭——这人绝对是骗子。真实的答案很可能是他自己组建类似的团队所需周期太长,等他自己团队做出相同的产品了,风口热点已经擦肩而过。如果抄袭某个创意只需要一个月甚至一周就能办到,谁会选择收购这样花大钱的事情呢。

    所以,罗伊如果想要自己的结局是被收购的命运,那么,他就要尽快打造技术壁垒、市场壁垒、价格壁垒等等多方面的优势,让想要进入这个细分领域的公司需要花费大量的代价才能取得成果。

    这样的话,模仿的成本就远远比收购的成本高了。明智的企业管理者都会选择后者。

    罗伊握紧拳头,感受到了巨大的紧迫感。他现在还要做更多更多,让自己公司的优势犹如滚雪球般不断扩大,最终到谁也动摇不了的地步。只有这样,他才可能在残酷的商业竞争中有立锥之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