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般想着,骆珍忍不住朝着苏阳秋那边望去,正好看到他和苏峰在说话,两人拿着手机看着,好像是在看苏峰获得的那块金牌。 她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苏阳秋脸上的羡慕。 那种止都止不住的羡慕。 这一瞬间,心中的悔意是更浓。 其实现在想想,真要坚持也不是坏事,那个时候不是不知道儿子学习成绩不太好,就算高二再努力,最后也不会考上一所好大学。 还不如继续训练。 要是最后能像苏峰那就最好不过,可要实在是出不来成绩,大不了也能走走其他路子。 比如和苏霖一样当教练。 或者从事相关的工作,有老爷子和其他亲戚在,也能找到很好的工作。 不至于像现在,儿子只能去远方打工,挣得钱不多不说,以后说不准还会在那边成家生子…… 越想脸上的苦涩越多。 此时整张脸都垮了下来,完全不知道在亲戚朋友们面前装一装。 骆珍的垮脸其他人又怎么看不出来? 反正这次寿宴后,亲戚们相聚一堂聊着天时,总会时不时提起骆珍,那些话不是太难听,但也好听不到哪里去。 说白了,都觉得骆珍嘴上说着为了孩子,其实还不是为了自己? 现在好了,把孩子越逼越远,只剩下后悔。 和骆珍相比,于舒这个当妈妈的就好多了。 真要说起来,如果换着是他们,孩子在十五六岁的时候转项目,他们多少也会有些顾虑吧。 毕竟这个年龄对于运动员来说太大了,是谁都觉得这个时候转项目不是明智之举。 当时也有不少人劝于舒放弃。 也好在他们没放弃,不然苏家又怎么能出一个国家冠军。 这还不止呢。 拿到第一个国家冠军后,苏峰就像是开了挂一样顺利,在国人心中孙繁和苏峰就是短跑界的双王。 每一次他们之间的赛事都十分激烈。 不是前者胜就是后者胜,在比赛开始之前,他们都没能猜到这一届的冠军会花落谁家。 同时,在隔年苏峰作为国家代表参赛了奥运会。 这是苏家人第二次站在奥运会的赛场上,代表着国家出赛。 那一场赛事苏峰和孙繁表现的特别好,纷纷跑进了十秒的大关,然后遗憾的是他们最终没能在决赛中获得奖牌。 不过虽败犹荣,因为他们两人刷新了奥运会上的亚洲记录。 那时候,苏峰正好二十八岁。 也就是说,四年之后他还能继续参加奥运会,甚至下下一次也有可能。 不过很可惜,苏峰没那么多机会。 三十一岁的时候,苏峰是频繁的进入医院。 二十几年的高强度训练,哪怕再仔细再小心,身上多多少少会出现一些伤痛,尤其是苏峰的手。 奔跑最主要的并不是双手,但也没办法彻底离开双手。 手上的动作协助双腿,能将速度提升上来一些。 当年,苏峰就是因为手上伤的缘故才不得不离开游泳队,在田径队这么多年,保护的再好也多多少少出了些问题。 苏峰还能忍受这个疼。 可下下届奥运费将在五年后举行,那个时候已经接近三十六岁再加上手上的伤越来越严重,就算勉强参加也不见得能拿到一个好成绩。 而且伤势越来越重对于他以后的生活也是一种麻烦,在权宜之后苏峰到底听了苏霖的建议,等参加明年的奥运会后便直接退役。 这个决定其实有些艰难。 毕竟这三十年来几乎是将所有的时间都放在了这件事上,突然要舍弃,多少会有些不舍。 只不过他很早之前心里就做好了准备。 毕竟运动员退役这种事是常态,真要算起来苏峰也算是幸运的,他训练了接近三十年的时间,也就手上的伤比较严重。 能坚持到这个年龄再想退役的事,已经是运动员中绝少数的人。 有很多都是在半路中不得不因为伤痛的原因而考虑退役。 就连孙繁哥,虽然他还没有退役,但因为腿上拉伤的缘故已经缺席很多场赛事,就连明年的奥运会他都不一定能够参加。 对比起来,他真的是幸运的太多太多。 也正是因为是最后一场奥运赛,苏峰表现的是更加认真勤奋了。 从他每日的神情来看,也能看出他心理上的压力。 这次苏霖没有宽慰,也不需要宽慰。 以前是怕苏峰承担太大的压力,以至于日积月累冲破极限,最后心理上承受不住出现问题。 但现在不同。 就算是高压力的情绪,也仅仅只是几个月的时间。 苏峰完全可以应付过去。 这一届的奥运会,除了苏峰之外参赛的还有陈时。 苏峰经历过一次奥运会的氛围,陈时却是头一回参加。 这段时间,两人彻底卷了起来,除非睡觉和必要的事,其他时间是全泡在了训练场上。 就这样一直到了来年的奥运上。 和之前一样,苏家是全家出动,这次再加上陈家的两人,全都坐在了开幕式的观众席上。 苏霖提前准备的缘故,他们可以从初赛一直看到决赛。 也很庆幸这次的决定,因为他们亲眼看到了奇迹以及至高的荣耀! …… 那一年的奥运会到底发生了什么? 有些年轻人挺好奇,那个时候他们还挺小,并不是太关注运动会的事,只知道运动会的期间,周边大人全都喜气洋洋,甚至个别人冲到街头欢呼。 而在那段时间里,周边建筑更是挂了一些国旗,随处可见。 还有一些运动爱好者,都将那一年称为奇迹之年。 这倒让某一部分的人产生了好奇,忍不住去搜索着那年的奥运会事件。 丁顺就是其中一个。 因为身体的缘故,他没法成为一个运动员,再加上学业紧张也没什么机会了解这件事,这天突然刷到一条小视频,看着视频里冲向前方的身影,突然好奇了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