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地球翅膀(二)-《进化之盛世科技》


    第(2/3)页

    盛世科技之所以采用在基座上滑动的缆绳来连接太空中的太阳能收集系统,主要基于成本考虑,现在的建设本低,以后的维护成本更低。还有另一个一个原因则是可以将缆绳作为一部太空电梯来使用。

    而那近四千套支架,不仅起着支承固定作用及作为电力、材料的输送通道,还承担着另一个重要的任务,收集养份。

    近四千套的支架,不仅有管道连接到盛世科技位于支架附近的工厂里,还像树根一样有着无数的分支,以树根的形状深深的扎根于地下,将自动收集各种原料,然后通过‘缆绳’直接输送到外太空中。

    除了极少数的物质由火箭发射而外,6.6亿吨的物质,都需要经由那些支架及‘缆绳’运至‘翅膀’的叶片上。

    在盛世科技的员工忙于建造基座的时候,马克参与的火箭发射小组已经在马克出售给盛世科技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位于米国的发射基地里,发射了十枚盛世科技研发的超巨型火箭,把两套总重1460吨的设备送到了六万五千九百千米的高空中,组装成两套‘大家伙’。

    先行发射的两套‘大家伙’是整个太空太阳能收集系统的主动力系统及控制部分,它们将作为连接‘缆绳’和太阳能收集系统的接口,同时还作为动力系统,牵引着连接到地面的‘缆绳’在地外的高空中运行。

    而以后,它们还将控制着整个收集系统的角度、姿态,让整个收集系统时刻保持面朝太阳,不因地球的倾角而影响到收集系统的效率。更重要的,它们还将为巨大的太阳能收集系统躲避太空中可能出现的小行星、陨星及彗星等的袭击提供动力。

    这两个动力系统在升到预定高度完全展开后,呈三角型,面积各为9.2平方公里,这面积全部为太阳能板,共重230吨。而另外的500吨,是一套小型的惯性约束核聚变发动机,这套发动机将以所收集的太阳光的能量重新产生的激光来照射核燃料球产生超高温,生成密度极高的离子体,从而引发聚变反应,在需要时产生可控的动能来调整‘翅膀’的动量、位置、角度,以保持正确的姿态及躲避可能的袭击。不需要的时候,其所产生的能量,也将转换为电能输送回地球。

    这个动力系统只够初始一段时间使用,而随着‘翅膀’叶片的长大,还会有更多的动力系统投入使用。

    整套太空太阳能收集系统,就是一个被放到高空的‘风筝’。那‘缆绳’就是牵引风筝的线,而核聚变发动机,就是推动风筝的风。地球,就是那牵着风筝的人。

    盛世科技在完成了基座建设及动力系统组装完成后,跟着就将进行‘缆绳’主缆的发射工作。

    ‘缆绳’的主缆是一根直径1米、六边形、由无数碳纳米管集合而成的缆带,这是盛世很少使用的由纯元素构成的材料,在碳纳米管外层的三个面上,另外敷设了一层用于爬升的类似于齿条一样的材料,以后所有的材料运输,都依赖于这三面齿条。

    仅这两根主缆中的一根,就有2亿多立方米,堆成了一座巨大的高山。就盛世科技的产能,也动用了无数座城市的原料生产厂日夜不停的生产了近一个月,才把这两根主缆产生出来。然后在选定的发射场地——歌伦比亚的沃省组装出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