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381章 ,人间正道吃烧烤 网上,有人好像还是抓到了小辫子,非得踩景元姗。 吃瓜群众也不乐意。 还有机智的:“没准殿下挑起这,让老先生们赶紧定论。拖太久了。” 说实话:“大家都有数。” 真实话:“看破不说破。殿下好像就是来戳、又没破。” “我觉得,殿下说是要神似,反而临了个形似,神才是照她自己的。” “没错。比如岩山。殿下的行草、自然中透着质朴,还有狂欢帖那种痴狂。” “很多文人有这种性格,抱着自己的东西陶醉,然后文人相轻。” “相轻这坑不提,文房不只四宝,比如笔架、笔筒、镇纸、笔洗、水滴、印章、砚屏等。把玩起来都是有滋有味。” “所以,我们这些外行,与其争真伪,不如好好学习。” “真伪是某些争的,对于一般人,普及知识更好。” 有人进行整理。 一样一样的普及。 屁话的滚一边去。文化节的意义在哪里? 在于大家玩的高兴,然后学到了一些东西。 而有些吵来吵去,却是一点意义没有。因为他们本身不是带着意义来的。 而景元姗写的认真,她写的这个,很有欣赏的价值。 或许选题的限制,但要从砚去写山,似乎也没有更好的。 有些人只管哔哔,从来不管真的要怎么做。比起辛辛苦苦的,就是个屁。 那些干脆来一句:“景元姗放个屁都是香的了。” 路人怼:“别和畜乂生说人话。” 这事的影响不止如此。 必然是传到国际上。 几位书法家站出来,觉得《研山铭》是伪,但景元姗先生写的不错。 一个老外挺认真的晒了他写的研山铭,好像也不错。 这时,有人晒了米芾的《吴江舟中诗卷》。 昨风起西北、万艘皆乘便。今风转而东、我舟十五纤。力乏更雇夫、百金尚嫌贱。舡工怒鬭语、夫坐视而怨。添槹亦复车、黄胶生口咽。河泥若祐夫、粘底更不转。添金工不怒、意满怨亦散。一曳如风车、叫噉如临战。傍观鸎窦湖、渺渺无涯岸。一滴不可汲、况彼西江远。万事须乘时、汝来一何晩。 诗没什么说的,就是字好。 但它在梅李国。 还有好多在倭国。 压得无数人胸中闷。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