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第126章 医者本分-《猎户家的小悍妻》
第(2/3)页
顾南乔给她倒了杯温开水,让她润润嗓子。
随后才拿着毛笔问道:“你咳嗽已经差不多快一个月了,除此之外,你还经常会有呕吐的症状,夜里失眠多梦,睡眠浅,外面有点动静就能吵醒你。”
“神了,你说的都对。”女子惊讶的看着她,心里对顾南乔的医术有了信心。
这些症状她还没来得及跟顾南乔说呢,没想到她把个脉就能把她的病症全都说出来。
顾南乔笑道:“是你的脉相告诉了我,我可没有掐指一算的功夫,你这是伤风咳嗽,脾胃不适,我给你开个方子,你喝三天药就行了。”
枇杷叶五钱、竹茹五钱、半夏二钱、陈皮三钱、柿蒂六钱。
“三碗水熬成一碗水,早中晚饭后服用,忌辛辣、油腻。”顾南乔把方子拿给了顾明凡抓药,又叮嘱女子道:“多喝热水,切记贪凉。”
女子点了点头,问道:“这医药费多少钱?”
“六十文钱。”顾南乔算了算。
女子爽快的付了钱,这才拿着药离开了。
不知道顾南乔的医术究竟好不好,但是要钱倒是很便宜,要知道去镇上和县城,每次进门,没有一百多文钱都走不了。
女子回了家,按照顾南乔的嘱咐熬药、喝药。
汤药下肚不过一个时辰,身体就有了明显的变化,起码不再一直不停歇的咳嗽了。
她也听顾南乔的话,喝温开水,不吃油腻、辛辣的食物。
到了晚上,难得的睡了一个好觉。
药效如此显著,这让女子很是高兴,三天的药吃完以后,她虽然还有些小咳嗽,但是身体已经大好。
这样一来,女子自然是逢人便夸赞顾南乔的医术。
对于老百姓而言,看病吃药是最费钱的事情,大家都是小病拖着,能自愈的便自愈了,要是好不了,身体还更糟糕了,这才不甘不愿的去看大夫。
要知道镇上的大夫和县城的大夫,看病是得收诊金的,药钱另外算,可顾南乔却不收诊金,只收药钱。
当然了,如果是重大疾病,需要她动用银针、手术刀的话,自然是要另外算钱了。
因为那位女子的宣传,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顾南乔都异常忙碌,本来她在这边就算是小有名气了,但是也仅仅限于蒲家村周围的几个村子。
现在倒好,一传十十传百,顾南乔这三个字立刻传扬了出去。
有不少老人家慕名而来,大多数都是老毛病了,顾南乔帮着针灸、开药方、还有些还得专门给他们弄个药浴什么的。
顾南乔价格公道,不宰病人,为人也和乐,来这里看过病的人对她是赞不绝口,如此一来就影响到了镇上济世堂的生意。
黄大夫在这里经营了二十多年,周围的老百姓早就受够了他的脾气。
每次生病,去拿药,起码就要拿三次药,否则的话是一点效果也没有。
价格高就算了,黄大夫还一副大家都欠了他钱不还的样子,鼻孔朝天,对他们爱搭不理。
以前是没办法,只有这样一个大夫,大家自然是只能受着,现在顾南乔出现了,对于大家来说,第一选择肯定不会是黄大夫了,变成了顾南乔。
顾南乔脾气好、医术高,他们来这里看病,又是给他们端茶倒水,又是话家常,一点架子都没有。
两厢鲜明的对比,大家自然是更加愿意来顾南乔这里看病。
有些病人还不顾路途遥远,转了好几趟驴车也要来蒲家村。
生意好了,顾南乔忙,顾明凡也跟着如同一个螺旋,团团转,不过一直以来他都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现在有了实践机会,倒是受益匪浅。
济世堂
黄大夫看着门可罗雀的医馆,气不打一处来,以前他每天最少也要接诊十几个病人,每次纯收入都在五百文钱左右,现在好了,鲜有人来。
药童瑟瑟发抖的站在一旁,小心的摆弄着药材,生怕发出一丝声响,让黄大夫抓到了痛处。
怕什么就来什么,药童去仓库拿甘草,几个袋子绑在了一起,他先解开了,把装着甘草的麻袋往外抬,就在他转身的一瞬间,不小心碰到了后面的一个袋子,里面装着的是大枣。
麻袋倒在了地上,大枣倾泻而出。
药童呆了,看着这一幕,不知所措。
仓库离药柜很近,黄大夫自然是听到了仓库的声响,他眉头紧锁,不悦道:“你搞什么啊?会不会干活?不会干活滚蛋!”
这段时间医馆生意不佳,黄大夫心情不好,脾气暴躁。
药童惊慌地道:“师傅,我不小心把撞到了装大枣的麻袋,大枣倒了一地。”
他连忙把甘草放在一边,蹲下捡大枣。
黄大夫眉头一皱,语气更加不善:“你还真是‘能干’,多大人了,连点事情都干不了,今天你把大枣倒了,明天你是不是就能把药柜都给弄倒了?”
“你知不知道这些大枣多贵重?你要是损坏一个,小心我削你!”
药童听着,心里也很是委屈,一个不留神,直接踩烂了两个大枣。
他拿着大枣,欲哭无泪,最后只能藏在了袖子里,不想被黄大夫发现。
好不容易捡完了大枣,抬着甘草回到药柜摆弄药材,这时候终于来了一个病患。
黄大夫看见后,脸色和缓了不少,虽然还臭着脸,但是也比以前好了许多,要知道以前他都是鼻孔朝天,从来不正眼看病患的。
病患走到门口,刚要扶着门框进来的时候,谁知道旁边来了一个人,见到后,连忙道:“这位兄弟,不要来济世堂看病,这里又贵他医术还不精,我介绍你去另外一个地方,那个大夫别看她年龄小,但是医术却是真的好,要钱还便宜,如果是小毛病,人家连诊金都不收。”
闻言,病患刚要进门的脚就收回来了,转身激动的问道:“你快给我说说,那个大夫在哪里,是谁啊,远不远。”
“来来来,咱们边走边说。”来人叽叽呱呱说了一大堆的话,病患闻言,果然是走了。
黄大夫看见后,气的肝疼。
要是先前他能安慰自己是最近生病的人少,所以生意不好,可现在人家都跑来他医馆门口拉客人了,他就不能无视了。
只是对方究竟是谁?
黄大夫不知道,也没有人会跟他说对方是谁,为了弄清楚事情的真相,黄大夫只能让药童请人去打探一二。
药童拿了十文钱,在外面问了一圈,终于打探到了对方的消息。
黄大夫顾南乔这个名字,愣了愣:“这个名字怎么这么像女人的名字。”
不知为何,他脑海里突然想起了去年的事情。
浅笑盈盈的女孩子,淡定自若的给人看病,面对他时,一点也不慌张,还能跟他比试,最后他居然输了!
这是他的耻辱,那段时间他惴惴不安,生怕那个女孩子开了医馆来抢他的生意。
别人不知道他们之间的差距,但是黄大夫心里清楚,他的医术实在是垃圾,不及对方。
原本他想去找对方算账,让对方不要抢他的生意,可一想到若是对方是那位姑娘,他怕是连面对的勇气都没有。
一连三天,黄大夫都闷闷不乐,他已经拿到了对方的地址和姓名,可他就是没有去求证的勇气。
药童看他每天阴晴不定的脸色,也小心的避开着。
此时已经到了六月下旬,天气越发闷热,有钱人家早已经摆上了冰块消暑。
而对于他们这些普通老百姓,就只能喝凉茶、扇蒲扇度过了。
有些人家里有水井,便买几个西瓜,直接放进了水井里冷着,早上放进去,中午的时候捞出来,这时候的西瓜味道最好。
冰凉冰凉,很是解渴。
顾南乔喜欢吃西瓜,一到西瓜上市的季节,蒲香玉便让顾长水去镇上买了不少西瓜回来,放在水井里冰着,顾南乔想吃的时候,随时都有。
顾明凡见到了,羡慕到不行,他对西瓜的好感度不高,他比较喜欢吃水蜜桃。
邻水县的水蜜桃基本上从四月份开始陆陆续续就有卖了,此时六月份正是水蜜桃大丰收的时节。
蒲香玉时不时也会给他准备一些,但是相较于顾南乔的西瓜,不仅是个数,就连分量也不能跟顾南乔的西瓜相比。
顾明凡有时候也会开玩笑的抱怨,蒲香玉对此一句话怼了回去:“你看看乔妹多辛苦,一整天不是在看病就是在针灸,等哪天,你也这么忙了,我定然也会给你提高待遇,现在嘛,有给你一口吃的就不错了。”
顾明凡听了内心崩溃不已,顾南乔辛苦,他就不辛苦吗?
他每天忙着抓药,面对那些方块格子的药柜,头昏眼。
对他来说,抓药是比写大字更痛苦的事情了。
特别是有些病患还一直不停在他耳边跟他唠嗑,说自己的病症,听的他一个头两个大。
面对吵杂的环境,顾南乔却很淡定,她的医馆开在了四合院外面,离院门不远,刚巧旁边也没有别的人家,顾南乔就请人在门口两边放置了长凳。
人来了,在屋里领取一个数字,她按照数字喊人进来看病。
这样一来,大家也不争吵了,不管贫穷人家还是富贵人家,大家都得按照她的规矩来。
一开始也有人不服气,但是顾南乔直接道:“人家比你早来,比你早排队,你要是想早点看病,那就请提前来排队。”
当然了,如果是遇到了那种病情严重到等不及的那种,顾南乔也会破例,不过也会跟前面排队的人商量。
大家都表示理解,毕竟人命关天,谁也不含糊。
黄大夫忍了五天,最后还是想要去看看究竟是谁抢了他的生意,毕竟这十几天以来,他的医馆都快要倒闭了,每天来两三个人,还都是来抓药的。
他的医馆虽然不是租来的房子,但是一家人吃喝拉撒,还是很钱的,而且他仓库里还囤积了不少药材,这要是卖不出去,那就是亏本了呀!
所以忍了五天,还是没有生意上门,黄大夫再也坐不住了,他关了店门,让药童驾着马车,带他去了蒲家村。
比起济世堂的冷冷清清,墨家医馆门口则是门庭若市。
门口,两边的长凳子上大家喝着水,聊着天,大家说着自己的病状还有左邻右舍的事情。
来这里看病的人,相互之间不一定都认识,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他们觉得能在这里见面,也是一种缘分,所以大家聊天什么的,都像是老朋友一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