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第128章 彻底凉凉-《猎户家的小悍妻》


    第(2/3)页

    顾明凡正在啃鸭腿,闻言,差点被噎到了,他连忙道:“妹妹,能不能推迟两天啊,我的手指还疼着呢。”

    天知道他今儿下午是怎么熬过来的,差点没有把这十个手指都交代在番鸭这里。

    手指现在都还隐隐作痛,这要是明天再来两只番鸭,顾明凡觉得自己的手指要废了!

    “瞧你这个样子,还有没有当哥哥的模样?”蒲香玉对顾明凡这样的行径很是看不上:“吃的时候比谁都快,一要你干活,你比谁都懒,凡凡,你这样下去可不行,将来可没有姑娘敢嫁给你。”

    蒲香玉不管是当姑娘的时候还是嫁给了顾长水以后,都是家中宝,父母疼爱,公婆疼爱,所以她现在虽然没有当婆婆,但是在她看来,以后不管是谁嫁进顾家,她自然是要善待人家。

    顾明凡道:“娘,我还不想成亲呢,都说成家立业,我现在连个傍身的本领都没有,怎么养活人家姑娘?我看我还是单着吧,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听着前面的话,蒲香玉还以为顾明凡懂事了,脸上露出了笑容,只是听到了后面半段,蒲香玉差点想要打死他!

    她觉得这个小儿子就是讨债鬼,专门来惹她生气的。

    什么叫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感情这小子是打算单一辈子?

    还别说,顾明凡还真是有这个打算,女人也忒麻烦了。

    他虽然没有喜欢过人,但是看家里的父亲还有三哥现在的惨状,顾明凡觉得自己绝对不能接受这么麻烦的女人。

    不说自家爹时不时要哄着自家娘开心,就单单三哥和顾南乔之间都让顾明凡觉得无法接受。

    顾南乔已经是很懂事了,一点也不需要别人照顾,可三哥还不是时不时就想着要怎么讨顾南乔欢心,还要时时照顾着顾南乔。

    什么好吃的都紧着她,什么好东西也都是一股脑儿的送给她。

    顾明凡看见墨玉珩对自家妹子好,他心里很是欣慰,但是要他也如此去对待另外一个女子,恕他做不到!

    这要有多喜欢一个人,才会把她所有的事情放在心上?

    才会事事以她为主?

    顾明凡觉得自己没有这样的特质,做不到这么的三从四德,所以还是单着好。

    现在的他不会知道,在不久的将来,他还真的碰到了一个最麻烦特娇气的姑娘,到那时候他不仅仅要伏低做小,还不能惹人家姑娘生气,因为人家一生气,就对他下毒!

    而顾明凡医术不精,解不了。

    “成家立业是大事,凡凡不可任性,你大哥是因为走仕途,他的婚事不着急,你可不一样,你要是不早点成亲,我们几个人要什么时候才能抱上曾孙子?”

    不等蒲香玉说话,顾老太太就开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我和你祖父都一大把年纪了,也没多少好日子可以过了,凡凡啊,在我们闭眼以前,最想要看到的,就是希望你能成家立业,这样我和你祖父也能安心走。”

    顾明凡不爱听这些话,他走到顾老太太身边撒娇道:“祖母,您和祖父身体硬朗着呢,活到一百岁不成问题。”

    顾老太太笑了,满脸的褶子很是显眼,她拉着顾明凡的手道:“那不成老妖怪了?凡凡啊,我刚刚说的话,你得放在心里,如果有合适的姑娘,你不妨看一看,喜欢哪家的姑娘也没必要害臊,只要你说,祖母就是豁出这张老脸不要,也去帮你把亲事定下来。”

    顾明凡逃也似的回到了自己位子上,猛地扒饭:“祖母不说这件事了,吃饭吃饭,菜凉了可就不好吃了。”

    这个话题要是再继续下去,祖母一定会恨不得明天就去给他领一个媳妇儿回来,到时候那他就惨了,怕是今儿晚上都不用休息了。

    “你这孩子,就是这样,一说到这件事,你啊,就想着逃避。”顾老太太叹气道:“顶多让你再逍遥个一年,到时候你不找个媳妇回来,那我就只能给你安排了。”

    顾家人还算是讲道理,不会直接把看重的姑娘领回来。

    过日子是人家小两口的事儿,他们这些外人掺和太多也不好,万一找一个相互都不喜欢彼此,到时候结成了怨侣,苦的也还是这两个人。

    顾老太太和蒲香玉自然不愿意这样,所以提点了顾明凡两句之后,便也把这件事放在了一边。

    用过饭,顾南乔坐在院子里吹凉风。

    古代什么都不太好,交通不便,美食太少,没有任何的娱乐项目,唯独只有一样好,就是空气好。

    坐在院子里,闻着夹带着草香的空气,顾南乔很满足,这样的日子才是她梦寐以求的日子。

    姜俏俏出来时,看到的就是顾南乔闭眼歇息的一幕,她搬了一条板凳放在了顾南乔椅子旁边,坐了下来。

    “俏俏,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要跟我说?”顾南乔察觉到身边有人,睁开眼看到是姜俏俏,又闭了回去。

    姜俏俏点点头:“姐姐,你可知道今天县城发生了什么事情吗?黄大夫彻底凉凉了。”

    语气里掩不住的幸灾乐祸。

    一开始黄大夫放出那样的谣言中伤顾南乔时,姜俏俏就想出手了,敢这样隐晦的指责她的姐姐,还抢走了她姐姐的生意,看她不弄死他!

    可顾南乔那时候却不让她有所动作,说是黄大夫自己会把自己作死,果然如同姐姐所言,黄大夫这次是被自己给搞死了。

    此生怕是翻不了身了。

    “他的医馆出事了?”顾南乔语气很淡,一点儿也不激动,似乎对于济世堂会出事一点都不意外。

    对于顾南乔而言,济世堂会出事,确实是在她的意料之中,只不过来得这么快却有点出乎她的意料了。

    黄大夫医术不精,遇到了普通的疾病,自然是没什么大问题,他随便开几个方子,也能把病人的病拖好。

    要知道人体是有自己的一套免疫体系,每当生病的时候,只要不是重大疾病,一些小毛病身体自己就能自我修复。

    在镇上,会去找黄大夫看病的人,也都是些穷苦百姓,很多人连买药钱都没有,向来都是硬扛着。

    等到实在是扛不住了,才会去看大夫。

    黄大夫给人家开补药,对疾病没啥用,但是也能让人有精神,所以才糊弄了这么多年。

    哪怕大家心里有疑惑,也只会以为是自己拖太久了,才最终没有熬过去,从来没有想过黄大夫医术不精的问题。

    大家对他那是百分百信任,可一旦这些事情被人揭穿了,等待黄大夫的自然也是致命一击。

    大家以前有多敬重他,现在就有多厌恶他!

    不过一切也都是他自找的,顾南乔可不会同情他。

    “姐姐真乃神人也,事情跟姐姐猜测的差不多。”姜俏俏心情愉快的跟顾南乔说起了那些事情,特别是说到黄大夫被人打了五板子时,更是神采飞扬。

    顾南乔见她心情好,也笑了笑,随后看向了夜空中的月亮,月亮快圆了,不知不觉后面就是中元节了,一晃眼,墨哥哥离家一个半月了,也不知道他在湘江好不好。

    远在邻水县千里之外的湘江,一处冷冷清清的民宅里,墨玉珩也坐在院中间望着天空的一轮明月。

    对他而言,离家一两个月是很正常的事情,以前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可这次离开家,不过一个半月,他却有点迫不及待的想要归家了。

    想到家里有一个小姑娘在等他,墨玉珩心里暖暖的,他的小姑娘,此时在干什么呢?

    肯定刚刚吃完饭不久,不是在院子里歇息就是在跟墨胭脂玩闹,至于学习什么的,墨玉珩压根不抱指望。

    等他回去的时候,怕是顾南乔早就把每天写两张大字的任务给忘得一干二净了。

    “少主。”

    就在墨玉珩出神之际,耳边传来了于一舟的声音,把墨玉珩的思绪拉拢了回来。

    “有事?”墨玉珩睁开眼,眼底一片冷淡,脸上的笑意淡去,面无表情的看着眼前的黑衣人。

    于一舟也知道自家少主此时心情肯定很不好,他应该立刻消失,否则少主一个迁怒,他可没有好果子吃。

    他本来就不想来打搅,可偏偏不得不来,他拿出了一个盒子,递给了墨玉珩:“少主,这是姚冰送给您的东西。”

    “什么玩意儿?”墨玉珩心情不悦,打开了盒子,看到里面是个黑漆漆的泥人时,正想要怒斥姚冰浪费时间和资源,话都到喉咙口了,可他却再也骂不出声。

    眼前这个黑漆漆的泥人,正是他刚刚一直在想着的小姑娘。

    一颦一笑都跟他记忆中的一模一样。

    不用说墨玉珩也能猜出来,这个泥人应该是顾南乔让姚冰给他送过来的。

    这个小丫头,还真是不消停。

    墨玉珩唇边溢出一抹浅笑,磨磋着这个泥人,眼底的冷意淡去。

    于一舟看他这宝贝的样子也知道这个泥人是谁了,看来少主对他家的那个小姑娘还真是情根深种啊!

    刚刚还一副大家都欠他钱的模样,而现在脸上带着笑意,连带着这段时间的低气压都消散了。

    墨玉珩看着泥人,观摩了一会儿后,见于一舟还在身边,他把泥人收了起来,神色认真的问道:“交代你的事情可调查清楚了?”

    “是,属下已经收到了叶凉城那边的消息,说是中元节,即将有大事发生。”于一舟严肃道:“这段时间叶凉城一直都在招兵买马,半年前更是囤积了不少粮食,少主,属下猜测,不是辽国要再次进犯,那便是那边也有人举事了。”

    墨玉珩揉眉道:“这件事不需要做别的猜测,怕是湘江王举事的消息也被别人得知了,所以才有所举动。”

    这一路上从南往北而行,墨玉珩算是穿过了大半个大齐,早就看到了大齐千疮百孔的模样。

    邻水县还好,境内河流众多,哪怕再缺水,也比别的地方好太多了。

    这一路上走来,很多地方河流已经露出了河床,农田也已经裂开了一条条的缝隙。

    土地热的冒烟,百姓们为了一口水能大打出手,还有不知道多少百姓则是靠去山上挖野菜充饥。

    山上的野草早已经被挖完了,只剩下了那干巴巴的野草迎风飘扬。

    老百姓在这里吃苦受罪,可大齐的君主在哪里呢?

    此时的皇上一行人,已经到了湘江十几天了,皇上还是一路上乐不思蜀的游玩。

    他却不想想自己治下的百姓都已经要饿死了,而他还完全不知情。

    难怪大齐境内这段时间匪患频发,更有很多年轻人抱成团,说是要揭竿起义。

    这个消息一出,很多吃不上饭的年轻人也纷纷前去投奔,这个时候,大家连肚子都填不饱,哪里还管什么国家大义。

    要想百姓们心里有君王,首先是君王要急百姓所急,可现在君王在贪图享乐,百姓们食不果腹,这么一对比,谁心里能舒服?

    “那少主.....我们.....”于一舟想问问他,他们是不是要改变这次的计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