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第144章 偷方子,设局-《猎户家的小悍妻》


    第(1/3)页

    第144章  偷方子,设局

    说真的,听到姜成英的话,顾南乔心里暖的不行,她从来没有想过,姜成英是这么想的。

    “成英,姐姐这里不缺人,你还小,现在正是读书的年龄,要不这样好不好,你先去县城的学堂念书,等将来我这里缺人了,一定第一个找你如何?”顾南乔商量道。

    姜成英年龄虽小,但是脑子好使,如何不明白顾南乔话语中的意思,他沉默的点头应了下来,看着小胳膊小腿的自己,有些苦恼的挠挠头。

    要快些长大,这样才能帮姐姐的忙。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享受着一切,却没有付出。

    “那我能跟姐姐一样,每天都回来吗?”姜成英希冀的看着顾南乔,他喜欢这里,喜欢这个家,不愿意离开。

    “我会让俏俏每天都去接你可好?”揉了揉姜成英的发顶,顾南乔笑得温柔:“这里是你的家,你想什么时候回来都可以。”

    得到了顾南乔的保证,姜成英这才喜笑颜开。

    翌日,顾南乔便去县城给姜成英找学堂。

    他今年十岁了,而且还有一定的基础,想要入学并不难,只是要考察一下学堂的资质,所以顾南乔去城里打听了一圈,最后跟姜俏俏商量过后,便把姜成英送去了易轻书院。

    选择易轻书院是因为顾明宇在这里,能照拂姜成英,再者就是县城最好的书院就是易轻书院了。

    只不过易轻书院入学要考试不说,而且这里是寄宿制度的学堂,哪怕有姜俏俏不辞辛苦来这里接送,姜成英还是得在这里住宿,每十天休沐一天。

    顾南乔有些头疼的揉了揉额头,不知道该怎么跟姜成英开口,最后还是姜俏俏去找了姜成英,才把这件事定下来。

    姜成英去入学考的时候,顾南乔没有陪着去,而是让姜俏俏带着他去。

    站在易轻书院门口,姜俏俏感慨万千。

    犹记得两年前他们家支离破碎,一夕之间,父死母亡,族人虎视眈眈的惦记着自家的房产,最后还是她一狠心,直接带着房产卖入了牙行,给自己和弟弟争取到了另一条路。

    可是这条路也不好走,世上大夫很多,但是能治好弟弟病的大夫却一直都找不到,要不是顾南乔的出现,姜俏俏完全不敢想象,现在的自己会过着怎样的生活。

    她的生命中,那时候只剩下弟弟一个亲人。

    倘若姜成英不在了,她在世上无牵无挂,说不定也会跟着走了。

    好在她遇到了顾南乔,一个心肠极好,对他们如同亲姐弟的姐姐。

    给了他们一个家,让他们有了活下去的目标。

    不仅仅治好了姜成英的病,还让他们体会到了久违的温暖。

    “弟弟,你别太紧张,就算过不了也没事儿的,我在这里等你出来。”姜俏俏拍了拍姜成英头顶带着的帽子,叮嘱道:“你就当作去里面玩玩就好了。”

    姜成英抿着唇,一脸认真道:“姐姐,你放心好了,我一定会考过的,不会让你失望。”

    姜俏俏笑了,姐弟两人又说了一会儿的话,便目送姜成英去了书院里面。

    姜成英个子矮小,哪怕顾南乔一边给他治病一边给他调养,可才堪堪一个年多的时间,效果并不太理想,比同龄的男孩子矮了一截。

    姜成英倒是不在意,本来他都以为自己活不成了,现在能好好活着,就是老天爷给他最大的赏赐,个子矮又怎么了,只要能健康的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考试的时间是那么漫长,一个时辰过去了以后,姜俏俏终于看到了姜成英那小小的身影,周围还有好几个跟他同龄的男孩子从里面走出来。

    大家不是摇头叹息,就是满脸喜色,只有姜成英一脸淡定。

    见姜俏俏在门口等他,姜成英跑过来道:“姐姐,你怎么没去百味斋?”

    自家姐姐基本上一年都呆在百味斋,除了休沐的时候在家里。

    姜俏俏笑道:“你在这里考试,我得等着你出来。”

    姐弟两人正说着话,突然身边响起了一个孩童的声音。

    “你们两个倒霉鬼还没死呢?啧啧,在这里碰到你们两个,实在是晦气。”姜俏俏和姜成英转过头入目的三人,很是眼熟。

    能不眼熟么,这三个人不就是他们姜家的旁系亲属么,也是去年抢夺他们家产最厉害的那家人。

    为首的妇人,是她的堂婶婶姜罗氏,旁边的汉子则是她的堂叔叔姜生望,刚才开口的小孩儿是他们两的第二子姜成权。

    这一家三口都不是什么好人,在这里看到他们,姜俏俏原本笑着的脸也冷了下来。

    要说她对这些亲戚还真没有什么好感,一个个都盯着她家里的铺子和房契不放,从小时候开始,姜俏俏就知道这些人打着这样的主意。

    姜罗氏看到姜俏俏姐弟身上上好的衣料,嫉妒到不行,这对无父无母的姐弟,日子过得还真是好啊!

    特别是看到姜俏俏头上别着的珠钗,更是嫉妒到心口发疼。

    本以为失去了父母的姜俏俏姐弟,哪怕拥有那么多的房产,最终也会落入他们手里,谁知道这个小妮子主意大着呢,不仅仅是带着房产给卖入了牙行,甚至在牙行里还能找到这么有钱的买主。

    百味斋的事情,姜罗氏自然是一清二楚,想到当时邻居跑来他们家里明里暗里嘲讽的场景,姜罗氏一口银牙差点咬碎!

    这对姐弟就是倒霉鬼,专门克着他们家。

    别看姜成英年龄小,但是家里的事情他也知道一二,虽然没有姜俏俏那么清楚,但是也知道这几位对他们姐弟充满了不喜。

    比起姜罗氏嫉妒的眼神,姜成权嫌弃的眼神,姜生望的眼神倒是正常了不少,但是认真看还是能从他眼神里看到一抹阴鸷。

    只不过是他藏的好罢了。

    “俏俏,成英,你们怎么在这里?”姜生望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跟姜俏俏姐弟打招呼,似乎先前的所有不悦,包括刚刚姜成权的话语都不存在,他们依旧是一家人的错觉。

    要是这对姐弟没有遭受这么多的苦楚,没有遇到这么多的人,说不定姜生望这三言两语之间,就能把这对姐弟哄好。

    可惜姜俏俏早就看穿了他们的真面目,那一次,父亲去世,母亲下狱,官府的人让他们照顾他们,可这名义上的亲人,关注点却不是他们姐弟,而是姜家的房产和铺子。

    想到那些天,他们对她和颜悦色的时候,都是再问姜家的房产和铺子的地契在哪里。

    姜俏俏知道这些东西在哪里,毕竟在家里出事以后,她就直接把地契缝进了自己的袄子里,除了她,没人知道。

    她一直都没有说出地契在哪里,反而是一直让他们送自己的弟弟去医治,可姜罗氏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拒绝,说是家里没钱,拿不出这笔钱来,可明明她的愿望就这么小,只希望他们能帮扶一把,或许事情就不到那一步。

    是他们一步步逼着姜俏俏,最终选择了卖入牙行,可对于这个结果,他们很是不满意,可偏偏却又无可奈何。

    姜家原来的祖宅,姜俏俏当然也一并给卖了,只不过姜家的宅院太小,不值钱,也没有卖多少银子,反倒是铺子因为地理原因,还挺多人感兴趣的。

    姜俏俏脑子够用,自然是卖了祖宅留了铺子,这是给她弟弟治病的最后一个希望,自然要好好把握。

    姜俏俏没理会他,反倒是拉着姜成英的手,姐弟两人就要离开。

    姜成权看到了,目露讥讽,扬声道:“爹,您怎么就不明白呢,这两位现在已然是背靠大树好乘凉了,哪里会把咱们这些穷亲戚放在眼里,您啊,就别自作多情的跟人套近乎,免得最终没脸的,还是咱们自己。”

    姜生望道:“你个小孩子知道什么,再怎么说,大家都姓姜,都是一家人。”

    “你把人家当家人,人家可没有把你当家人。”姜罗氏不满道:“要是真把你当叔叔看待,当初那祖宅怎么也不会落到别人手里。”

    姜家人丁稀薄,并没有人多少人,所有比较亲厚的亲戚加起来也堪堪才七户人家。

    这其中有两家还是只有独女的人家,一家就是姜俏俏的娘亲,另一家就是姜俏俏娘亲的堂姨姨。

    那位姨姨是个拎不清的人,也是一个没什么心机的人,七户人家早上前两代就已经分好了家产,大家家产自然都不是一样多。

    可偏偏这位姨姨,为了一个男人,甘愿私奔,到最后这偌大的家产,直接被那几户人家给瓜分了。

    尝到了甜头,他们自然是目光盯在了姜俏俏这一房,毕竟只要把姜俏俏姐弟给赶走,那长房的家产也就是他们的了。

    特别是姜俏俏娘亲这一脉,因为是长房,分到的家产更是别人的两倍,偌大的家产,招人眼红,加上这一辈只有她娘一个独女,自然是大家都想分一杯羹。

    甚至于当初姜生望都差点过继到了长房,要不是姜俏俏的娘亲招赘,怕是这些家产早就成为了姜生望的囊中之物。

    也是因为如此,姜生望心里很是不得劲,觉得这些东西都应该就是他的,一直都记恨着姜俏俏这一房。

    姜生望不耐烦道:“终究一笔写不出两个姜字,这偌大的县城,也只有我们才是一家人啊!”

    对于他的话,姜罗氏冷笑一声没说话,姜俏俏姐弟也没有管他们,直接坐上骡车离开了。

    望着骡车远走的背影,姜生望这才道:“你们两个怎么就这么不开窍呢?咱们大家都知道姜俏俏那丫头掌管着百味斋,你说说百味斋的麻辣烫秘方,要是她愿意给咱们的话,咱们可不就是发财了吗?”

    虽然麻辣烫的方子已经不是秘密,但是外面的麻辣烫跟百味斋的差距还真是大,想要得到正宗的麻辣烫方子,自然是得从姜俏俏这里找法子。

    “当家的,你的意思是.....?”姜罗氏不敢置信的道:“要咱们去讨好这个臭丫头?”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你说说,咱们家这个情况,怎么支持咱家儿子考秀才?”姜生望道:“以前还有姜俏俏她娘帮着咱们,可现在,姜家已经没落了,没点值钱的东西了,想要让咱们两个儿子走远些,这是唯一的出路。”

    按照他的性子,他也不愿意对姜俏俏伏低做小,但是没办法,为了两个儿子,为了赚钱,自该放下身段。

    姜罗氏一听,明白了他的打算,有些迟疑道:“你确定姜俏俏会把方子给咱们吗?”

    “试试吧,她不是百味斋的管事么?那她应该是知道麻辣烫的方子,只要咱们动之以理晓之以情,不怕不成事。”

    姜生望道:“咱们也就忍耐一段时间,等拿到了方子就好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