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国家的基础-《民国枭雄》


    第(2/3)页

    “扶帅,据我所知,美**队没有装备大口径的榴弹炮。”刘庆恩犹豫了一下,不是很明白方剑雄的意思。方剑雄摆摆手笑道:“我知道,美国人还可以从法国获得相同口径的火炮,以其让他们去找法国,不如弄点现实的好处。”

    “如果美国人还是不同意呢?”刘庆恩追问,方剑雄仔细一想便道:“应该会同意,我可以断定,美国人就算是来设厂,也不会把最好的技术拿过来。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就算是给最好的技术,我们也掌握不了。还不如踏踏实实的培养一些技术人才,把基础打牢固了。”

    汉阳枪炮厂,原本所有权属于地方政府,在方剑雄的受益下,进行了私有化改制。由欧亚集团总裁顾恒出面,盛宣怀、虞洽卿等工商界大佬,加上武汉本地的工商界人士,一共是二十五个股东。其中欧亚集团控股百分之五十一,其他股东控股百分之四十九。改制为政府谋得一千万元的资金,同时方剑雄用这种方式,将这个军工业举足轻重的企业,控制在手里。

    改制之后,改名为汉阳军工集团,这两年的扩张速度极快。集团上下人数达到了五千人,能够生产现役的各种火炮和枪械。经过改制,欧亚集团成为了国内最大的军工巨头,同时也渐渐的将集团的发展重心转向军工领域,其他领域渐渐的转让出去。

    现在的国防军,装备的来源掌握在欧亚集团以及其代表的庞大的利益群体。军队的人事权,则掌握在军事委员会和国防部,团长以上的任命,必须要经过国防部,师长任命则必须要经过军事委员会常委多数同意。方剑雄正是通过这些手段,将军队牢牢的掌握在手里。

    一些地方势力派即便有野心,有外国势力在暗中支持,也难成气候。在强大的国防军面前,必然是不堪一击。更不要说,现在两大情报局的触角,遍布全国各省,稍稍有点风吹草动,情报部门都能及时上报,防微杜渐。

    中国参战之后,刘庆恩成为了汉阳兵工集团的实际负责人,当然他是负责生产的。其他的,由集团董事会另行安排。

    …………………………

    教室是新的,窗明几净。讲台上是一个年轻的女教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一些词。台下是一些七八岁不等的男孩女孩,这是一个小学一年级的教师,学校是武昌第四小学。

    还在联合自治区的时候,五年义务教育就已经在武汉这个城市强制执行,凡事八岁以上的孩子,不论男女,必须接受教育,否则父母就是违法犯罪。这一政策,在推行的过程中难度相对较小。

    “同学们请看黑板,我先念一遍,然后再教大家怎么年。国家!什么是国家?国家就是给大家提供了免费读书和免费午餐的地方,是每一个同学共同的家。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就会有洋人来抢我们的钱,那样大家就没有书读,没有饭吃。……。”这个名词解释,很有意思,一双眼睛在窗子外头偷窥时,看清楚这个教师的样子,多少有点吃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