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章】 人民之友-《国势》


    第(2/3)页

    “朝廷说辞都是借口,说心里话,朝廷最怕的一是失权,二是失利;只有解决了这两个后顾之忧他才能痛痛快快地立宪。”

    “复生说地有理!”袁金铠道。“阻挠立宪的无非是一小撮王公大臣,摄政王本人却是颇为倾向立宪。”

    “可这么两全其美的办法如何找?”吴景濂琢磨着秦时竹的话中之意,只觉得困难重重。其余众人思来想去,也觉得颇为不易。

    “这事说容易肯定是假话,但要说难其实也不难!”秦时竹先卖了个关子。

    “复生,你就痛痛快快说罢。”沈麒昌劝导道,“都是自己人。”

    “是呀,是呀!”一句自己人出口,很多人脸上都满是笑意----沈麒昌是奉天绅商的精神领袖嘛!

    “那我就献丑了。”秦时竹清清嗓子,语调却是平稳。“第一,立宪不是夺权,这江山还是大清的,立了宪,民心舒畅。百姓满意。革命党也无借口,自然天下太平。皇上江山永固!第二,士绅懂经营,最怕就是官府胡乱插手,所有很多人都不敢投资。比方说,去年官府要建设葫芦岛港和移民屯边,但缺少资金,而大伙手里有资金却因为而不敢投资,怕打了水漂,两边都深受其害。后来我一琢磨,这是互惠互利地好事啊,只要咱们能得到保障,这利润是明摆着的,后来就有了辽阳集团的入股之举,紧接着诸位也入股了。又比如说,辽阳公司每年上缴税收以百万计,官府一点投入也没有,生意照样红红火火。这就说明只要朝廷和官府不横加干涉,实业是可以办好的。立了宪,绅商有了参政权,可以监督官府行为,就好比吃了一颗定心丸,就敢大胆投入了,而官府收入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起码税就可以多收不少!所以只要把这层意思跟朝廷挑明,就可以事半功倍。辽阳公司跟江苏张先生(张謇)、浙江汤先生(汤寿潜)都有生意往来,他们一听,也都说是这个理!”

    “复生说的句句在理!”禹子谟第一个附和,“只要官府不乱来,能切实保证绅商利益,实业救国决不是空话。”

    在场议员大都有实业投资,一听到立宪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可以舒畅发财,简直是说到他们心坎上去了。

    “老夫今天请大家来,还有一个目的。”沈麒昌咳嗽了一声,原本交头接耳的交谈就停了下来,众人地目光亦聚焦到他身上,“我看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团体,用一个声音说话,免得各自为政,一盘散沙,大伙意下如何?”

    “我等早有此意,只是没有人挑头,今天沈先生既然如此倡议,尤其可行。”副议长袁金铠在底下一说,附和的人不少。

    “不如就请沈先生挑头吧!”

    “是啊,奉天商界素来以沈公马首是瞻,这首领非沈公不可。”

    沈麒昌连连摆手:“不可,不可,我才疏学浅,岂能当此大任,还是吴议长挑头!”

    “沈公过谦了!”吴景濂连忙推辞,“景濂上次这个议长的位置就一直想让给沈公,无非是您公司事务太多而抽不开身而不得不勉为其难,在奉天谘议局,您就是咱们的跨海紫金粱!”

    “就是,就是!我等皆愿推沈公为领袖。”

    袁金铠也劝:“沈公,民意不可违!您还是接受了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