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自有安排-《国势》
第(2/3)页
“不然,复生还特意交待我,倘若可能,可让莲伯出任将来临时参议院的议长。”沈麒昌不紧不慢地说,他也不知道自己女婿在搞什么鬼,但肯定有他道理,还是如实转达吧。
“沈兄,我看实业总长还是你来担当吧。”张謇认真地说。“令婿自己不愿当,可不能让别人也不当啊!”
“哪里哪里,我年纪大了,无意抛头露面,还是季直多参与一些吧。”
“人们都说,南张北周,关外辽阳,你不出任,我怎么敢接实业总长的位置,岂不是贻笑大方?”张謇连连摆手。
“季兄不要推脱了。你在临时政府任职,就等于复生在那里任职一样。”沈麒昌耐心地说,“复生说。等人民党南方支部一成立,你就是南方支部的理事长,你出任内阁总长,就等于人民党在内阁中有了职务,一样的嘛!况且季兄见多识广,老成谋国又是江南领袖。这实业总长一职非你莫属!”
“真拿你没办法。”
1月3日,代表又依修改后的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举行副总统选举会,黎元洪以17票当选。随后,孙中山又通过了内阁名单。
临时政府组织成员包括: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副总统黎元洪;外交部总长王宪惠、次长魏宸祖,陆军部总长黄兴、次长蒋作宾,海军部总长黄钟英、次长汤芗铭,内务部总长程德全、次长张居正。^^首发^^财政部总长陈锦涛、次长王洪酞。司法部总长伍廷芳、次长吕志伊,教育部总长蔡元培、次长景耀月。实业部总长张謇、次长马君武,交通部总长汤寿潜、次长于右任,参谋本部总长黄兴,秘书长胡汉民,法制局长宋教仁,印铸局长黄复生。
起先孙中山提交的名单中,内务总长是宋教仁,教育总长是章太炎。但代表们,尤其是同盟会的代表们多有不同意见,经过讨论,提议内务改为程德全,教育改为蔡元培,这才顺利地通过投票。
针对同盟会内部地置疑,孙中山表达了自己三条用人原则:1、用人唯贤而非任人唯亲,惟才能是举;2、要联合“海内名宿”,但反对民国者,如康有为之流,不用,这是大是大非的问题;3、对康有为和章太炎要区别对待,章只是“友谊小嫌”对他不能有“睚眦之见”。对秦时竹的推辞,他也感到迷惑不解,甚至私下询问。也许,他从来没有想到秦时竹的真实动机,只是为他表现出来的风格和精神表示敬佩,对秦时竹提议,他也十分尊重,除了章太炎外,基本上都实现了秦时竹在电报中的提名。
张謇等人心内却有不同想法,他们对于未能占据更多的职位而不满,但自己已身居高位,又不能说出口,对秦时竹的先见之明又有了更深一步的佩服,他继续运动。面对同盟会的强势和高调,张謇等人努力筹建南方支部,希望能与同盟会分庭抗礼。
平泉地陷落和热河各地的失守让袁世凯心惊肉跳,他万万没有想到东北革命军的攻势居然如此凄厉,现在已成了他的心头大患。怎么办?他在地图前浮躁不安地思索。北路空虚,只有承德一座孤城,能不能守住还很难说,虽然王士珍是他最信任的将领之一,但也不见得能抗住革命军的进攻。根据各方面情报的汇总,进入热河境内的革命军不是8000,而是2万以上,这大大地超过了守军的应付能力。
地图上,北路的革命军兵分两路,以蓝天蔚为首地一路从赤峰一直西进,目标直指向多伦,另一路在夏海强和李春福的带领下则盘踞在平泉,隐然有西取承德、南下长城的迹象。召集参谋人员开会,也拿不出个主意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