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3章】 教育问题-《国势》


    第(2/3)页

    “实在不行,你自己先兼一兼。”秦时竹有些着急,“这没个领头人可怎么得了?”

    “我不行,我做个助手帮帮忙还可以,做校长实在过于勉强。

    ”黄炎培眼看秦时竹焦急的眼神,笑着说。“都督别急,我给您物色了一个新人选---严复先生,就是翻译《天演论》的那位先生,他不仅闻名遐迩,而且精通西学,为人友善,您意下如何?”

    “这人选倒是非常不错。”秦时竹兴奋地说。“他愿意前来吗?”

    “正在考虑中。我再下点功夫,估计没有问题。”

    “请严先生出山一定要办得圆满。咱们要以诚待人。”秦时竹想了想,“你告诉严先生,他来之后,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可以放手大胆地干。另外,他翻译地那些书,如《天演论》、《法意》、《群己权界论》都给他出版,将来作为人民大学学生的必读书。”

    黄炎培对秦时竹的博学,由衷地感到敬佩:“这样一来,严先生想不来都不行喽!”

    说起人民大学,秦时竹便将话题转移到课程设置上来,“大学课程我觉得可以分为文科、理科、商科、法科、农科、工科、医科和艺术八大类,文科为国文、哲学、历史、地理和外文;理科为数学、星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质矿物学;商科为金融学、保险学、贸易学、财政学、税收学和交通学(包括航海等);法科为法律学、政治学和经济学;农科为农艺学、林学和畜牧学(包括兽医学);工科为土木工程学、机械工程学、船舶工程学、兵器工程学、电气工程学、建筑学、冶金采矿学和应用化学;医科包括中医、西医和药学;艺术就是音乐、美术和戏剧,体育包括体操暂且归于艺术类。”

    听完这个大分类,黄炎培傻在那里半天才回神过来,“都督,好虽然好,但眼下百废待兴,这八大类,不要说开全,就是能开一半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葛洪义也笑了:“任之,你是不知道巡阅使心里多么着急,这些课程设置,自然是总体目标,眼下还是量力而行。”

    “这些天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发展教育,总结一点,教育要重视,投入要追加,初步拟定了六个一方案。”秦时竹抽出早已准备好的文稿说了起来,“所谓六个一,指建设一所综合性大学,一个科学研究院,10所高等专门学校,10所师范类专门学校,100所示范性中小学。当然这些不局限于辽宁一省,而是目前北疆委员会所管理的5个省。综合性大学是指目前在筹备的人民大学,全称就是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院主要包括各理科专家,重点进行科研攻关和培养更高层次的研究生;10所高等专科学校具体是指工业、农林、商业、法政、医学、女子、警备、船舶、航空和国防十大类专门学校,前面一律冠以北方字样。其中,商业办在山西,农林办在吉林,其余都由辽宁负责筹建。法政、医学、女子、警备、国防设在沈阳,工业和航空设在辽阳,船舶办在秦皇岛。我初步定下来的有:医学高专。颜福庆兼任校长,依托人民医院办学;工业高专,范旭东已在筹建,校长一职非他莫属,依托北方实业办学;女子高专有些棘手,先请周夫人担任名誉校长;警备高专由葛洪义兼任校长;航空高专由秦国镛担任校长,冯如为总工程师;国防高专,由我担任校长。蒋方震担任学校监督,从原东北讲武堂和督练公所演变而来……其余校长,还要靠你筹划、聘请。当然,这些学校主要培养专门性人才,为发展教育、培养合格教师,我专门又安排了10所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山西两所。分别设在太原和大同,内蒙古两所,张家口和承德各一所,辽宁三所。锦州、沈阳和辽阳各一所,吉林两所,吉林和长春各一所,黑龙江一所。设在龙江;100所示范性中小学,是指办成初小高小、初中高中一贯制地完全小学或完全中学,不仅师资雄厚,而且联结紧密,可以5年念完小学,5年完成中学,然后再通过1年的预科进入大学学习,也可以不经过预科选择某一专科学校就读,目前要优先保证在沈阳先办一所试点……”

    黄炎培心里想:我说呢,刚才说了那么多连个停顿都没有,这么流畅。看来早就盘算好了。不过心里却佩服得五体投地:“巡阅使的气魄真大,本来我也拟定了一个教育发展计划,即合并学校、集中力量,现在看来,我的倒是小修小补了。”

    “任之,我这是空口说大话--纸上谈兵,关键还是落实。”听到黄炎培已有了初步计划。秦时竹倒也很想听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