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章] 假戏真唱-《国势》
第(2/3)页
问,“怎么回事?”
“前两天,秦时竹借巡视北疆名义,到各地视察,顺便给北疆各部队授旗、授衔,据说围绕着内蒙事务,和陆尚荣吵了起来。具体内容。由于他们开会很隐秘。目前倒也没有打听到。”一看袁世凯有些失望的神情,赵秉钧赶紧补充。“不过卑职会继续努力的。”
“我知道了。”袁世凯不冷不热地来了这么一句,“难道是秦时竹年轻气盛,御下无术?”
“大总统,不管怎么说,他们吵架,对我们总是有利的。****”
“可这两人为什么要吵架呢?据说都是拜把子兄弟,十多年的交情,现在又穿一条裤子,说翻脸就翻脸?”
“听说这段时间陆尚荣对秦时竹多有不满。”赵秉钧不慌不忙地分析到,“由于陆尚荣出兵京城,各地报社拍马屁、歌功颂德之人不少,声势很旺,秦时竹大概难以容人,自古都说功高震主嘛。”
“就这么简单?”袁世凯不相信如此简单的理由,“我倒是觉得陆尚荣的所作所为像是出自秦时竹地授意。”
“大总统,依我看,陆尚荣和秦时竹表面上看亲密无间,实际上却同床异梦、各怀鬼胎。”赵秉钧开始娓娓道来,“起事前,陆、秦同为奉天巡防营一路统领,官职相当,地位相同,秦时竹因为善于逢迎,稍占优势而已,陆和秦只有相互利用的关系,决没有甘心听命的必要;起事时,陆尚荣出了大力,我问过赵次帅(赵尔巽)当日攻打谘议局大楼其实是陆尚荣的部队,陆、秦两人虽有合谋,但同时主谋,陆出力甚至还更多一些,只是因为秦时竹手段狡猾,又与谘议局吴景濂、袁金铠等过往甚密,才占了东北大都督这个称号,按理说陆是不应该心服的,此其二也;东三省全部落于秦党之手时,吉林都督被周羽拿去,黑龙江都督被吴俊升拿去,陆尚荣虽然出了大力,却被发配到山海关镇守,什么像样的官职也没有捞到,他心中有气,也属正常,此其三也;可以说,亏得陆尚荣守住山海关,秦时竹才能顺利接收关外政权,但秦时竹在论功行赏时,吉林、黑龙江都督没有给陆尚荣做,甚至连后来地山西都督都让蓝天蔚做了,蓝天蔚还是陆尚荣率部队救出来的,秦之用人,犹如积薪,后来者常居上,听说也有人为陆尚荣抱不平,外人尚且如此,何况本人乎,此其四也;后来,秦时竹总算安排陆尚荣做了内蒙古都督,但又偏偏设立了绥远镇守使、察哈尔镇守使两个职位分陆尚荣之权,那绥远镇守使是禹子谟之婿、葛洪义的连襟,那察哈尔镇守使夏海强是周羽的大舅子,和秦时竹之间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说好听点是帮助陆尚荣。^^说难听点就是牵制、监视陆尚荣,更有甚者,秦时竹居然还派出柳大年到内蒙古担任民政长。公然架空陆尚荣,此其五也;最后。近日我们和秦时竹交易军火,其实有大一部分是陆尚荣和我们交战所得,由于内蒙贫瘠,难以养兵,陆尚荣要求秦时竹不仅要答应每年给其拨款,其余卖军火所得,也要全部给予陆部。^^首发^^但秦时竹却坚持要统一调配,分给其余两处,陆尚荣安得不恼?为了争权夺利,陆尚荣将自己的大舅子任命为山海关守备旅旅长,并提升了一大帮亲信,虽然秦时竹没有明说。但看得出来对陆尚荣很不满,私下里在发牢骚说陆尚荣眼中没有他这个巡阅使……”
“那陆尚荣进兵到底是何用意?”
“我意以为,陆尚荣终究是一介武夫,对何者为正统看得还是挺重,上次进军,对大总统还是效忠地,我看不妨施以恩情,为大总统所用。”赵秉钧笑着说。“这样,秦时竹少一羽翼,大总统多一得力干将,再不济也能让他们互相猜疑。”
“你说的倒也不是没有道理。”袁世凯陷入了沉思,“倘若真是如此,我看倒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拆散秦、陆联盟。=首发=”
“大总统英明!”赵秉钧赶紧跟上,“秦时竹虽然号称北疆巡阅使。但本人其实是个政客。并不会打仗,如果能成功地将陆尚荣拉到我们这边。等于砍去了他地一只手,将来对付起他来,可就容易多了。”
“这事你继续给我盯着点。”袁世凯转念一想,“智庵呐,下个月你去试探试探,咱们绕过秦时竹,直接问陆尚荣买武器,看他怎么处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