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6章】 阅卷心得-《国势》


    第(2/3)页

    第二题数学题是加法题,要求考生“从一开始累加,即一加上二加上三加上四……一直加到一万,其总数几何?”

    又有不少人累得满头大汗,在考场上一个个开始加起来,直到考试时间完毕还没有得出一个结果,出来就和同伴直嚷嚷“太难了”。(幸好是加到一万,若是加到一百万怎么办?再笑……)

    有人比较机灵,数学太难,暂且不做,看下面,下面是两题天文:其一为“从古至今,有日食,有月食,问其因如何?请扼要回答。”

    有人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从“天狗吃月亮”到“治国者不行善政,故天道警示”……不一而足,将基础知识做成了策论,还说留出的空间不够,要求提供额外空白纸张……(阅卷者看了狂笑)

    有人愤怒地回答:“圣人言,天道有常,天不变道亦不变,今北疆民风未变,吏治清明,民生蒸蒸日上,本无民变,何来天变?出此题者。分明居心叵测,煽动民变,望巡阅使详加勘察,以正其罪……”(阅卷者看了狂晕)

    第二题是“太阳与月亮,何者离地球更近?又何者体积更为庞大?”

    有人老成持重,答:“天道深不可测,人岂可知乎?”(我等欲哭无泪)

    午饭毕(自行解决,这一天馒头摊生意出奇地好),接着开始考策论。策论总分100。限时三个钟头,要求从五个给定问题中折其一而作文一篇,字数要求两千,无论持何观点,均需言之成理。不可空洞无物,用白话亦可……

    第一个题目有不少人选回答,问题是“现今有人主张文字改革,一曰改繁体字为简体字,如改写为辽,其意不变,惟字形予以简化,既方便识别,又方便教育;二曰改说白话文。加用标点,以利断句识意……”

    有人激烈反对,说什么“文字乃我泱泱大国之器,上下流传五千年,岂能说改就改,倡言此种说法,是无父无祖(不是无君无父了)之人,实属妖言惑众……”

    有人以讨好的语气说:“自古文字改革。乃改朝换代之壮举,秦始皇扫灭六国,一匡天下,书同文,车同轨……今天下共和,若行文字改革,岂不美哉?……”

    第二题也有不少人选中回答。题目是“现有人以为,无农不稳,无工(实业)不富,无商不活,故农工商三业,都需大力发展,此观点君赞同否?请试论之。”

    有人洋洋洒洒数千言。先从“无商不奸”开始谈起。最后论说,“商岂可与农工两者相提并论?”

    秦时竹回到沈阳时。基础知识部分已阅卷毕,结果令他和何峰大跌眼镜,2000多考生中居然只有不到70人是满分,而零蛋者,却有100多人(取消资格,亦按照零分处理);50分以下者,超过500人,120分(及格分)以上者不过600左右。

    公务员考试阅卷是委托教育厅组织地,黄炎培前来汇报结果时,对秦时竹报怨道:“复生兄,这题目出地也忒难了些,让我回答,恐怕也有不少答不上来呢。”

    秦、何二人还陷在刚刚得知消息的震惊中,不知如何回答黄炎培的抱怨。秦时竹沉吟半天,说:“那你把那些低分试卷拿来我看看,究竟怎么回事?”

    黄炎培走后,秦时竹问何峰:“老何,这题目是你出的,是不是太难了?”

    “没有啊。”何峰满脸无辜,“都是些最基本,最基础的题目,要是这种题目用来考咱们那时候的公务员,我看个个都能拿满分。”

    不多时,试卷运到,何峰随意地挑选了几份低分试卷出来看,差点没晕过去(根据后来考证,这份试卷是一个来自于湖南的秀才)

    秦时竹看见何峰那种神情起先还有点纳闷,接过来一看,顿时笑得前俯后仰,上面写着“……学生一接到题目,便提笔运算,无奈时间太紧,只累加之三千四百五十六,得其结果为五百九十七万又三千六百九十六……倘若时间再有宽裕,定能算得最终结果,此是时间紧迫所致,非学生毅力不够尔……若有算盘辅助,定能在限定时间内得出答案……”

    再看其它地试卷,秦、何两人又是狂笑,足足闹了半个小时,在黄炎培不断予以咳嗽和摇头提醒的前提下,两人收住笑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