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5章】 官修清史-《国势》
第(2/3)页
“我这次来,还有一人与我同行,他也要来参见太后、王爷。”秦时竹说完,示意左雨农把神秘人物请进来。
大门一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头跌跌撞撞地走了进来,见到隆裕,双膝跪地,口中直喊:“罪臣赵尔巽叩见太后、王爷……”说罢,泪如雨下,泣不成声。
“哎呀,赵大人来了,请起请起……”载沣一见赵尔巽这副模样,赶紧示意让世续扶他起来。
革命以来,各地督抚散走大半,有的降,有的死,有的跑,有的摇身一变做了民国官员,赵尔巽倒是其中地异数,虽然被软禁了,但至少性命无忧,比赵尔丰的下场要好多了。看见他,两人对秦时竹的印象又好了一些,毕竟,赵尔巽能好端端地活下来,全靠秦时竹念旧情。
“尔巽实在是没有脸来见太后、王爷,今天见过了,就是罪臣的死期……”赵尔巽“呜呜”直哭。
“赵大人,事情都过去了,您也别责怪自己了,大家都不容易。”世续在太监地帮忙下,好不容易把赵尔巽扶起来,然后又让他落座。
隆裕忽然间有些明白秦时竹的举动,锡良和秦时竹作对,后来死在了承德行宫,徐世昌、赵尔巽都是提拔过秦时竹的人,他把他们都弄来,看来是念旧情的人。这一举动,说明了秦时竹想修复和皇室之间紧张的关系――毕竟,满人的发源地和聚集地可都在秦时竹辖下。
“时竹今天来还有一件事情想和太后、王爷商议……”等秦时竹把话说完,满座的人都张大了嘴巴。
从秦时竹口里说出来的话其实很简单――“修清史”。这三个字说出来轻飘飘,但政治意义却非同凡响。
中国历朝历代,都是后一个王朝给前代修官方史书。表明前朝政权已经灭亡,自己地政权得自正统,24史当中,除了《史记》(司马迁是汉代人,但史记也写到了汉代)其余基本都是这个类型。
秦时竹地意思很明确,要清室自己答应修清史,从政治上承认清政权的完结――虽然有退位诏书,但皇室一直将其看做是被迫地。非心甘情愿。
“复生,这……”徐世昌明白秦时竹的意思,他不好表态,更不能。
“秦时竹,你……”赵尔巽对他怒目而视,但也没说什么……
隆裕、载沣两人脸色变得刷白,在那不吭声。要他们主动承认清政权的灭亡,那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这事情有些难办,我知道,但我还是说出来了。”秦时竹知道这几人心里对他都有些恼怒。耐心解释道,“退位诏书一下,天下共和,等于大清的历史使命已经完结……”
“秦大人,话可不能那么说,太后、皇上、王爷们可都好好着呢。”世续在旁边冷笑。
“这我承认,优待条例也是白纸黑字,明明白白写着呢。我说的是大清的政治使命已经终结了。”秦时竹淡淡地说,“新朝一出,为前代修史书是历史传统。在我看来,这个过程已经可以开始了……”
“哼……”赵尔巽从鼻孔里发出这个声音。众人对他怒目而视
“我知道诸位不痛快,我提这个意见也是为了皇室考虑。”秦时竹慢悠悠地说道,“我这绝对不是托辞。首先,从这次改朝换代的过程来看,大清失去了天下,但大清其实也没有失去天下。因为,天下现在转到了老百姓手中,而不是在一家一姓手中,这些百姓都曾经是大清地百姓,等于说政权是从爱新觉罗家转到了爱新觉罗的旧时子民家中。算不得败家。更算不得丢人,而且。以后除非中国亡国,否则永远都不会给别人夺去了,因此,永远都在人民的手中;其次,皇室虽然顺应潮流,体面地逊位,但各地还有无耻之徒,不能接受这个事实,天天嚷嚷复辟,我在北疆予以了狠狠地打击,而且将继续镇压,如果他们每次都打皇室的旗号,称奉皇室密旨,这对皇室的声誉和地位是个损害吧?报界即使不口诛笔伐,也会拿来大做文章;再次,倘若这事情万一的万一有一点真实性,那么皇室不安于现状、妄图复辟的罪名是逃不掉了,到时候一旦牵连,我恐怕连优待条件都保不住,与其这么给别人拉来拉去当虎皮,还不如爽爽快快地承认这一事实,断绝了某些阴谋分子的口实;最后,一旦皇室公开认可修史这一点,无论民众也好,舆论也好,对皇室必然有所感谢,必然会感激皇室在稳定民国政治局势,安定人心尤其是满族人心,推进五族共和上的苦心,这对维护皇室的地位是有利地……”
第(2/3)页